第65章 操训(4/5)
白天训练时,设立奖惩制度,以一什为个体,根据训练效果评定甲乙丙三级,获得甲级的什为优秀,可以每人每顿多添加两勺肉食;获得乙级的什是良好,每人加一勺子肉食;获得丙级的什是一般,不奖也不罚;至于剩下不合格的,惩罚他们用饭后打扫校场的卫生,并围着校场跑五圈。
有了肉食的诱惑,士卒的积极性更高,没人想落在后面丢人,尤其是那些当过流民的,无家可归的他们是挨过饿,受过苦的,眼睛发绿、手脚打摆子,挨饿的滋味是真不好受,没人想再去过以前的日子,这里虽然训练的很辛苦,刚开始有人身体承受不住训练强度,但都咬牙坚持下来,没有一个人当逃兵,几天后人人都能适应下来。
这里顿顿有肉吃,就是他们乡下的地主也不敢这样奢侈,没有傻的想离开。
再者就是为了家人孩子他们也要拼命好好干,武安在招收他们时已经给过安家费用,并找了住处给其安置家人,每月的饷银足够士卒养活一家老小了。
招收流民的高进早就告诫他们,进了校场所有偷奸耍滑的,一律赶出去,让其自生自灭。而现在冬天来了,外面上了冻,野外连野菜都没有,树根和草根也挖不动,一家人暴露荒野,只能是死路一条。
晚上用饭休息前,武安让各什什长带领手下识字。
如今不识字的人太多了,武安规定每晚每人要识五个字,这样每月就是一百五十字,六个月后就是九百字,这样平常用来基本上足够了。
为了提高积极性,武安规定所有新士卒在不耽误训练的情况下,每月多识规定一倍的字,奖励一贯钱,依次递加。
钱的魅力是无穷的,以后士卒的识字效率大增。
武安要求士卒识字,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容易的了解学习军阵,而是想培养一批军官出来,为以后所用。
闲暇时,武安就让老兄弟多讲些忠义之道,叙说一些古人知恩图报的例子,潜移默化的要他们时刻想着武安对他们全家的恩德,活命之恩。
尤其是忠心,要一刻不能忘记,至于他们以后忠于的是谁,反正不是几千里外洛阳城内的柴皇帝,他又没给士卒和家人一口饭、一块肉吃。
……
时间很快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