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乌合之众(1/4)
说十七路诸侯就是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先看看他们的组合就知道了,第一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路: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路: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路:河内太守王匡。
第六路: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路: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路:济北相鲍信。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路: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路:校尉曹操。
第十四路:渤海太守袁绍。
第十五路: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路:颍川太守李旻
这位颍川太守李旻名气上虽然有点小,但也是关东联军的中坚力量,说白了就是唯恐天不乱的好干份子。
由于刘进的穿越,没有关羽的效力,镇守虎牢关的华雄,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硬是把联军阻在关外不得寸进。
曹操那是有大作为的做人,他可比三傻袁绍的水平能力强的多的多。
曹操一听说,幽州军借道乌桓,他就心中清楚,如果不快点有所作为,很有可能就会被幽州军给摘桃子了。
可光他一个人着急有啥用,十六路诸侯根本谁都不愿意豁出军队强攻虎牢关。
曹操一看如此情形,要是等幽州军拿下南匈奴,兵发长安捅董卓屁眼,联军他么的连吃屎都要赶不上热乎的了。
于是跟袁绍和袁术建议,无论如何必须强攻虎牢关,赶在幽州军之前打垮董卓。
袁绍和袁术能够当权,没有袁家四世三公的底蕴,两个人屁都不是,可以说是一个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一个是有头无脑见利忘义。
两个人是想撤这杆大旗,打进京师扩大两人的政治势力,可前提是要把其余的势力祸祸掉,只剩他们的势力。
袁绍对曹操的建议,装作非常的重视的说道:“孟德之言句句说进吾心,吾也无时无刻不挂怀圣上的处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