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千杯不醉刘子惟(2/3)
步。
如此敏捷的思维,曹老板称他有“周亚夫之风”一点也不为过。
徐晃希望刘浪买个官并不犯什么毛病,这东西就和母凭子贵的道理一样,刘浪这个当主公的身份地位高了,徐晃等人自然也跟着沾光,这便是所谓的水涨船高。
……
卖官鬻爵始于始皇帝嬴政,当时秦国的庄稼因蝗灾受损严重,嬴政发布政令:只要交千石粟米,便可进爵位一级,
汉代的卖官鬻爵则是始于惠帝六年,《汉书》载:“令民得卖爵。”
汉文帝在位时期,采纳晁错提议的“以爵换粟”来解决边塞缺粮一事。
到了灵帝这就更不用说了,本来继位的时候国库就不怎么富裕,败家子灵帝继位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把国库给掏空了。
没钱便得想办法,要不然如何享乐?
节流是节不了了,开源吧!
就这样,史无前例的卖官行动开始了!
灵帝专门设立了一个买卖官吏的交易所,可谓是别出心裁。
至于能买到什么官,这么说吧,除了皇位不卖,剩下的官职钱给到位了都卖。
别说地方官职了,就连三公九卿都是明码标价公开销售,童叟无欺。
俩人相中一个官位了怎么办?好说,拍卖就行,谁给的价高归谁!
在当时,拍卖有个名词,叫“投标竞价”,官位“价高者得”。
售价是跟官职的俸禄挂钩的,俸禄越高卖的越贵。
比如年俸禄四百石的官位,标价就是四百万钱;年俸禄二千石的官位,标价就是两千万钱。
当然了,售价跟到手价肯定不一样,一般来说都得多花,因为这玩意也没什么打折促销的时候。
【简单絮叨了两句,不喜欢的老哥直接跳过就好,因为有的老哥可能不太了解这些,就顺便提了一嘴,也没用太多篇幅,众口难调,感谢理解,抱拳了!】
……
“公明所言甚是,吾定会将此事放在心上。”刘浪答道。
“如此甚好,主公明鉴!”徐晃拱手道。
“来,我等共饮此杯!”刘浪举杯道。
“主公请!”典韦四将举杯齐道。
五人这顿酒一直从下午喝到了半夜,酒菜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