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9 章(3/10)
再过三个月,才能恢复到常人水平
李方妍走了,许景亨则交待下边的史员几句,夹着那几张纸,麻利的去找李元达说话。后音这会儿正捻着新制出来的南都通宝,询问来赢的营造处官员:“已经造了多少出来“那官员额头生汗,昨天晚上做梦都梦见自己被一群铜钱迫杀。
这会儿擦一擦汗,战战兢兢道:“能用的工坊全都运转着,底下的工人也全都投进去了,甚至于还协同济贫暑雇佣了不少流民,每日最多可产五十万钱…”
这个数据其实很不错了。
这是沾了李衡的光。
自从朝廷势弱之后,这密伙就开始自己铸钱,疯狂敛财——这很节度使。
他也算是走了狗屎运,几年前在南都附近发现了一座铜矿,最难找的原材料有了,那还犹豫什么开工啊!
兄弟们造钱了!
至于民间,平头百姓才不管这钱是谁涛的!反正都是铜钱,部能用。
甚至于因为有许景亨这个南都良心兢兢业业的监工,李街铸的钱用料比朝廷铸的还要实诚几分呢!
这会儿李元达过来,工人、技术和原材料都是准备好了的,设计出式样来直接找人开工就得了。然而放眼到南都这个巨大的经济体上,五十万钱又太少了!
区区五十万砸下去,连个水花都漂不起来!
“要想让南都通宝流通出去,那初次外发的数量就一定不能少,八干万钱……真了,还是五千万钱吧。”李元达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时间不等人啊。”
朱元璋见状,兴致勃勃的提议道:“我早就告诉你,可以学咱发行一点宝钞教急,你偏不听,现在头疼怪谁”
遥想空间里人才济济,卧龙凤雏,英才辈出,此言落地,居然无人应声。连李元达都给蚌埠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刘彻才迟疑着竖起了大拇指:“老朱,大经济学家!”在他之后,李世民迟疑着竖起了大拇指:“大明宝钞,谁用了谁说好!“
在李世民之后,赢政迟疑着要不要竖起大拇指,想了想自己的节操比前两个人宝贵得多,遂作罢。闷声不语。
李元达笑了两声,没接这茬儿,见到许景亨之后,倒是思忖着开了口:“我想对外征收商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