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陛下去干什么呢?(2/8)
家与腐儒们的神经。
最终,也只因为由陛下亲自挂名担任大学堂的校长,再用雷霆手段处置了两名御史台言官,才将那次朝堂风波压了下来。
而至于他李婉,进入大学堂,却是担任了新开设的经济学专业的授课先生。
说实话,对于这,她一开始,是十分拒绝并且深感惶恐的。
尽管如今大唐,风气已经大变,抛头露面出来做工的女人已不少。
诸如伏虎山工业区那些作坊内,诸如长安新城住宅项目销售咨询中心的置业顾问,诸如盛世购物商厦的店小二……
幼稚园小学堂,特别是医学院内,授课的女先生更是不少。
经济学这门学问,历朝历代未有过。而虽然这些年,游历在外,受那厚颜无耻少年郎的影响,潜心研究商贾们的活动,以及潜藏其中的学问,也算小有心得……
可毕竟,自认才疏学浅,不敢误人子弟。
然而最终,实在架不住太子哥哥亲自登门,软磨硬施相劝……
说什么“国无商不富”,如今的大唐,就缺少这样一门专业的学问,去指导商贾们如何经商,如何繁荣商业活动。而且朝廷,也需要有专业学问的人,来指导制定完善一些商贾方面的律法,监管与引导大唐经济的健全发展……
说什么如今的大唐,已经擦拳磨掌,正积极开拓海外航线,朝廷也更需要有越来越多有经济学学问的人,入朝为官,为国取利……
说什么任何一门新的学问,甚至先秦诸子百家也不例外,都是从萌芽,一边传播,一边渐渐成熟完善。
就如同如今朝廷新破例册封的大唐第一位“农学博士”魏叔瑜,如今所农学研究所能有如此惊人的成果,那也是当初一边带着弟子与助手,一边在田边地角,一步一步趟出来的……
她当然知道,这番说辞,恐怕都是出自那少年郎。
只是胆小如鼠不敢亲自登门,而托太子之口说出来罢了。
这让她倒是又好气又好笑。
经济学专业,在大学堂算是冷门,学生不多,只有二十多个。
毕竟,士农工商,自古商贾地位低下,似乎连带着,连这门学问,都成了天下儒生眼中难登大雅之堂的奇巧淫技,违背礼制有辱教化。
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