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长安大学堂(5/6)
朝廷招纳人才入朝为官,将会侧重于,从大学堂毕业的学生中,组织专门的科考。
比如,朝廷若需要精通地方水利建设的官员,就将会在水利工程学的学生中,进行挑选考试。
反正具体怎么回事,他也搞不懂。
而且更重要的,学苑区的其他学堂倒还好说,可唯独这长安大学堂……
那可是由当今陛下,亲自担任校长,虽然陛下日理万机,一个月也不会来一趟这里。
真正负责统筹管理整个学校的,却是太子殿下这个第一副校长。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他范思辙一次去拜会大东家时,倒是闲聊过。
毕竟,他心里是极为大东家打抱不平的。
凭什么大东家辛辛苦苦花费那么多心血,建立起这么大一座学堂,却平白无故让坐龙椅上那货当了校长?
就算那货是大东家的老丈人,可又不是亲爹!
丁是丁,卯是卯!
可谁知,大东家只看白痴般瞟他一眼,说了句什么,“能从这长安大学堂顺利毕业走出来的学子,以后很大一部分,都将会是朝廷委以重任的官员,这校长的位置,除了当朝天子,谁做,谁就是灭门的祸!”
“更何况,虽然学生进来读书,都会交一部分学费,可是真正要培养出一个人才来,朝廷还需要花费无数财力的!”
“这校长的位置,不给那冤大头做,每年往学堂里倒贴的钱,你来出啊?”
他总算有点懂了!
……
而他范思辙那唯一的儿子,当年自从随他夫妇二人逃难到了伏虎山,就进了工业区那免费的学堂。
儿子还算争气,脑瓜子也灵活聪慧,在那小学堂,就一直是学业出类拔萃,连先生都赞不绝口的主。
前年,才通过足足三轮考试,杀出重围,总算考进了眼前这座长安第二中级学堂念书。
算是狠狠给他范思辙,长了一次脸面。
听说,与以往私塾不同,在这学堂里学的,科目同样繁多。
除了算学,经史子集,还有生物、地理、历史,而且每一堂科目,都要考试。
如今,儿子已经念中学二年级了,再有两三年,就要毕业了。
更重要的,儿子可是自踏入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