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批发和零售(1/3)
秦时月选定的这三种农具,都是在来年的春耕中马上就用的上的。
虽然书里还有其他实用的农具,但一次性拿出太多,就违反了她一直以来遵循的低调原则。
左右剩下的农具大部分是跟收获相关的,中间还有不少的时间,大可以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制作,用不着太着急。
早些时候墨衡就已经派人送来了一箱金子,秦时月故技重施,悄悄将里面的金元宝全都收入了空间,再拿出一些之前购置的货物替换进去,仍然说是自己之前在京城预定的货物。
与之前墨阁送来的十几个箱子相比,这次的一个箱子已经算是非常低调了,所以山湖村的村民和韩家大宅里的人全都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
而且听说秦时月明儿又要去京城,所有人都认定之前张掌柜和墨衡先后到来,八成是私下里又跟她谈成了什么生意,所以她才要冒着风雪来回奔波。
特别是那些替大宅制作肥皂的老弱妇孺,得知秦时月这次去京城,还要顺便将他们制作好的肥皂拿去售卖的时候,心里都是又感激又忐忑。
感激是因为知道,秦时月之所以跑这一遭,至少有一半的原因是为了他们。
忐忑则是因为,制作肥皂赚钱实在是太简单了,他们基本上两天就能制作出一锅,交到韩家大宅至少能拿到五十文钱,如今已经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若是秦时月这次到京城,不能将这批肥皂卖上一个好价钱,或者无法完全卖掉的话,回来之后必然要减少肥皂的产量,那他们能赚到的钱也就要随之减少了。
秦时月对肥皂的销路并没有丝毫的担忧,毕竟京城及其周边的人口数量放在那里,作为天宸国第一大都市,容纳的人口数虽然没有现代位面那么恐怖,但也有近十万,所以一千来块肥皂根本就不够他们分的。
她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墨杂货会怎样制定肥皂的价格了。
秦时月的心理底价是二十文钱一块,这个价格她之前也咨询过山湖村的村民,大家都点头表示可以接受。
毕竟肥皂的清洁能力有目共睹,有了它,洗衣服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卖力地捶打,既节省力气又减少衣料的损耗,而且一块肥皂一家三口省着点用的话,至少能用上一两个月,算下来再节省不过了。
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