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云十三(2/4)
,如果弄不死鬼子,只要呆满一年不投鬼子同样消罪。
如果再早那么两个月,还不能叫他们溃兵,云山见到姓齐的还得叫一声长官。
因为他们曾是城里的驻军。
可惜国民革命军不是鬼子对手。
大部队向南撤退走后,县城被小鬼子占领,一部分犯了兵法的溃兵奉命留在县城周围乡村里打袭扰。
小鬼子占领县城后杀了千余人,将古城里民房烧了两千余间,奸虐无数。
小鬼子这个叫法…在前清甲午大海战前夕,前清朝廷为尽量避免战争,派大臣前往岛国谈判,结束时举行记者会,有倭人提出要求,说他有幅对联,请使者对出下联,倭人得意洋洋: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前清大臣一听立即明白是嘲讽朝廷,对对子这么个小事,怎能难倒科举入仕的大清官员,很快就有下联:“倭人萎,裘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对仗工整,意味明显,反击有力,列强记者们纷纷叫好,同时也让倭人羞愧难当。
至此倭人鬼子,随着记者宣传传开。
“鬼子”也是道士对魔鬼的蔑称(依据《聊斋志异·画皮》),当然,五官怪异浑身长毛的洋人也归于这一类…
恨得牙痒痒的老百姓不敢动手扒鬼子的皮,背地里骂那些说吱吱呀呀鸟话的人为鬼子,为表不岔,前面再加了“小”字。
当然,当面还是得叫皇军,口语称太君…不怕死的除外!
而某些没骨头又会说鸟语的当地人怕死,直接投了鬼子,就他们叫二鬼子,汉人中出了奸细,叫他们汉奸。
城里军营、县府、警队、保安团没骨气,连旗帜都换成了烧饼旗,为虎作伥继续欺压老百姓,为表区别,称为伪军,伪县府,伪警,保安团属地方维持秩序带军队性质,仍然叫伪军,鬼子当然不会这样叫,给狗腿子安了个好听的名:皇协军…
伪军跟着鬼子不时出城,对周围乡村展开治安肃清,清扫不臣武装,荡平反抗力量,是为…扫荡。
今天的情况似乎与往常不一样。
早些时候溃兵们见到鬼子就跑,而今天却突然变得非常勇猛,跟前来清剿的伪军直接硬扛。
村里藏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