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意外发现(3)(1/4)
在孙枫所知道的历史记载,南宋末年,宋朝廷被逼在海上流亡。
宋端宗景炎二年及三年(1277年及1278年),他们的确曾两度逗留过大屿山。
景炎三年三月,端宗于大屿山北岸一带病逝,宋帝昺继位,其后不是逃至新会了吗?
孙枫结合着历史知识,又重新的研究起这份书稿。
最后,才算明白一些当时的情况。
南宋末期,蒙军攻入福州,丞相陆秀夫拥戴幼主赵昺为帝,誓死与元军相抗。
最后在崖门决战,兵败无法突围,陆秀夫背着赵昺,带领十万官兵全部投海自杀殉国。
也许是命不该绝,也许是十万人投海,壮举感动天地。
一名护卫水性很好在海中救下赵昺,竟意外的跟一些兵将,被海水又冲到了大屿山。
为了保存实力和不被元军追剿,众将士隐名埋姓的隐在了大屿山生活。
将士在巡山时,无意间发现这处山洞,皇帝赵昺命将士们,明面修建了一座道观为掩护,暗中把这里修筑成了行宫。
从此赵昺在此间休养生息,积聚实力以图东山再起。
可元军的势力太大,任逃生的文臣武将们如何努力,可宋朝命数已尽,没几年一群老臣们就抑郁而终了。
二十多岁无后的赵昺,又突染重疾,书案上写的字,就是赵昺临终发泄苍天不公的牢骚。
孙枫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游玩竟然还改变历史了。
这可怎么办,如果动这里的文物,这段历史就无法证明。
不动这些文物,很容易被别人发现一样会盗掘毁坏。
两权相害取其轻,这段历史并不是太重要,这里的东西自己收走,将来还给国家就是了。
孙枫想清楚后,用手轻轻翻开书案上放着的一本论语。
见书上的字,字大悦目、字形丰满、间架开阔、行格疏朗、刊印精美。
这一看就是宋版的柳体,国内的所有宋书,加在一起也没有这里的多。
这些书完完全全可以在自己的博物馆里,加一个宋版书籍藏品区。
孙枫在楼阁里转了一圈,发现这个没落皇帝非常的有钱,各种五大窑的瓷器、书画、古董无数。
孙枫又想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