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冷心父母(3/5)
杨倩芸撇了撇嘴,她是清楚历史走向的,皇帝削弱世家的心非常坚定,别看世家现下仍然庞大,每每还能在朝堂影响皇帝的决择,但这种影响力却正是将世家推向灭亡的因素。
主家杨家底子虽单薄,却也是士族,与那些顶极名门望族来往紧密,若将来有什么事牵扯上,这个新身份所在分支的杨家也脱不了干系,封建社会君主制的株连九族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想到这里,杨倩芸想促成二房出族的心又迫切了几分。
想了想自己的年岁,杨倩芸不由得苦笑,还不到七岁的小女娃能成什么事!会的东西多了,讲的东西太超前,都会被当成妖魔吧!还是慢慢来,自己首先要做的是养好身子,融入这个新身份所处的时代。反正皇族对世家的清算是在武皇时代,现在才堪堪贞观初年,早着昵。
看着博物架上的书,杨倩芸眼睛一亮,读书吧,读书挺好的,读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自己将来若是有个什么点子也可以有借口,说是从书中学来的。
杨倩芸的性子向来是做了决定后从不拖泥带水,说做就做,她现在的个头矮矮的,在够得着的地方随便抽了两本,便回到塌前坐下打开其中一本。
字是繁体,跟在现代时学过的繁体字差别并不是太大,粗略翻到最后都是如此,这让杨倩芸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有穿成文盲。
想想当初为了家里的生意强逼自己学了不少东西去迎合商业伙伴的所谓爱好,以促成合作,如今身在古代那诸多才艺却能派上用场,也算是歪打正着了,算不算有先见之明?
结束自己纷乱的情绪后杨倩芸将注意力集中到书页上,这是一本过去考学士子的优秀策论集锦,应该是哥哥们收集用来借鉴的,杨倩芸翻了几篇便放在了一边。
这种讲天下大势,国家政治的书只适合学子们观看,杨倩芸以后却是要读一读 ,人不能没有眼光远见,只是现在的年纪还不需要细读。
打开第二本就有意思了,这是一本游记,写书人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吃的美食,用白话文的方式记录了下来,每每还有评论,让看书的人能直观的展开想像。
遗憾的是,毕竟是毛笔记录的手写本,看着分量足够,实则并没有太多内容,根本没法与现代印刷本比较。不过也足够让无聊的杨倩芸找到乐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