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儒门(上)(3/4)
的严圣儒国的儒士来参与砸场子。
反之,当严圣儒国举办儒圣布道节之际,也会有大批的孔圣儒国的学子来鸡蛋里挑骨头。
但是,两个儒国之间的争斗也就止于此,并未上升到战争的层面,百姓倒也不用受战乱之苦。
而所谓的文会,就是出一题目,以文采定输赢。
就像之前那个去紫魁城游历的狂生司雁秋,同卢森进行的就是文会,寓意以文会友。
所谓的武会,则是儒门修炼者之间的直接对抗,有点擂台战的意思。
不论是鸿儒硕学会还是儒圣布道节,都有文会和武会的组成。
文会争锋,参与者自称为文修,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等级体系。
从最低的蒙童开始,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学士、文圣。
每隔三年,两大儒国都会举行科试。
考验儒门弟子的学识,最终进行定级或是晋级。
所以这体系并不以修为境界来评定,而是以学识浅薄来衡定,被两大儒国共同推崇。
是以天下儒生皆以此为标准。
据说这也是严圣在世时定下的体系。
即使是孔圣,当年也是遵循这套体系成长起来的,自然不好发难反驳。
随着天地异变,儒门的读书人中又出现了修炼者。
武会也就出现了,在这里,即使是儒门修炼者也遵循了大陆的境界标准。
精于文会的文修,可能只是个凡人,只有百年寿命,但依旧受人尊敬。
专与武会的儒修,虽然重点偏向于修炼功法,但想要练好儒门功法,文修的水平也要极高才行。
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儒修需要凝练文心,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实力!
如果不修文心,只修功法的儒修,同修了文心的儒修,实力相差的会很大!
而凝聚文心的方法,却完全掌握在世家门阀之手,概不外传!
太衍宗内,就没有凝练文心之法,因此,现在的卢森就属于修炼了儒门功法的修炼者。
并不算真正拥有文心的儒修!
不过卢森玄力质量远超常人,因此差距并不大!
不过,如今卢森要去参加鸿儒硕学会,除了要面对孔圣儒国的参赛者外,还要面对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