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1/5)
南方有变, 最先动的当然是各路大军,这里情况虽然着急,高溶却没有立刻御驾亲征——这又不比当初北伐, 是突然之事,天子怎么可以妄动?
高溶自己倒是计划御驾亲征, 不过他也不强求去到前线。南吴、南梁都是强弩之末, 去争几个想立功的武将的功劳?不是不行, 没有必要。他比较理智地看待这件事,决定去前线坐镇后方, 专管军需后勤、调度等事。
他人在不在军中,对于很多事是有影响的,比如一个决定, 虽然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但又有几个将军敢那么不讲究?所以很多情况要是有一个人能够临机决断,又叫所有人服气,是能让军队战斗力上升几个等级的。
当然,前提是这个做决断的人不能是外行,或者是外行的话, 懂得听取意见。
所以各路大军先动, 高溶这里慢动, 也打算与一路大军汇合,然后在前线后方驻扎。
临走之前,朝野上下如何没什么好说的,倒是后宫后妃们纷纷行动起来送来各种‘心意’。
杨宜君正替高溶批一些不重要, 但又不得不由他亲自批的奏章时,高溶走进了迎春阁,身后跟着一堆人——他刚刚应该是去了一趟寿仙宫。
杨宜君站起身来行礼, 行礼完毕之后就站到一边去了。高溶看她,摆摆手:“十七娘继续批奏疏就是了。”
一边说着,高溶看了王荣一眼,王荣会意,让身后跟着的宫女们拿着手中抱着的东西出去。虽然都没有说,但杨宜君一眼就知道这些是什么了,最近后宫妃嫔总是会送来一些亲手做的针线宫妃们为皇帝做点儿针线表达心意,这是很常见的,不是差这么个东西,还是‘心意’最重要。
平常尚且如此,在官家将要出征的当下,可不更要有所表示么!一些平常不用这种手段邀宠的,在大家都如此的情况下也不能免俗了。
有人讲究情调,送的是荷包香囊,有人觉得高溶的性情,应该更图食用,就做了衣服靴子什么的。你一件她一套的,纵使高溶的后宫人不多,也是不少东西了。
杨宜君只当是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继续低头批奏疏。高溶站着看了她一会儿,走过去看她已经批过的奏疏,然后就笑着丢下了:“如今这样又长又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