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 80 章(1/6)
就在燕国宫廷中为六局二十四司彻查账目这等‘区区小事’不得安宁时, 蜀国宫廷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从去年秋收之后,燕国开始对北方用兵,败契丹, 夺回燕云——这件事看似只是燕国和契丹之间的事,实则有着深远的影响, 连锁反应之下, 各方势力都因此震动, 内部有了不同的反应。
只以蜀国来说, 内部的‘投降派’就成长很快。投降派们主张献土, 投靠燕国, 到时候大家的富贵都能保全。权势或许会消减, 但保住了富贵, 再送子孙去洛阳寻求机会就是了。有家底的家族就是这样, 靠着财富,靠着家族培养的子弟,总能东山再起。
当下的颓势只是当下。
而如果非要硬抗燕国, 大家都很不看好呢到时候就算能消耗燕国的国力,自家也会先燕国而去的。到时候书中一片稀烂, 他们这些人也是‘覆巢之下, 焉有完卵’而已!再加上不少蜀中权贵都有外来背景,不少人的祖父、外祖父还想着‘回乡’呢,这等人抵抗之心就更弱了。
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身为蜀王的孟钊当然也有出手。他一方面整治军备,联合周边一些若即若离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联络南吴, 正如三国时期有‘联吴抗曹’一般,眼下的情形何其相似!想来南吴那边只要没有束手就擒的想法,都是有得谈的。
再之外, 派间者去洛阳煽动高溶的反对派什么的,都是应有之义。类似的操作,各国都是有在做的。只不过这种事只能锦上添花,真正能一锤定音的,还得是在正面战场。
孟钊当然也有弹压那些‘投降派’,但这个活儿可不好做。不能下死手的话,弹压就是个笑话了,反而会激起那些人更激烈的反抗,团结的更紧密。而若是下死手这正是孟钊犹豫纠结之处了。
蜀中不大,整个上层也就有限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交错纠缠,真要对这些投降派下死手,自己这边的人恐怕都不会赞同。他或许可以选择一个没有背景的‘孤臣’做这件事,但真的那样做了,他的命令恐怕就连蜀宫都出不去了。
‘君主’的身份说到底只是个身份,当身份代表的权力无法被应用,也就等同于没有权力了。
只能说孟钊上位实在是太快,太取巧了,以至于他没能培养起真正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