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67 章(3/8)
实容易出事一些。特别是杨宜君生的貌美,杨段更担心因此引出事来!因着这层忧虑,杨宜君自从江陵府便有带着帷帽,对着外人时从不摘下,就连同行的商人也只知道这户杨姓人家有个女儿,却不曾见过真容。
杨宜君心里也知道这是没法子的事,只能多多忍耐,然后路上有机会的时候能看一点儿是一点儿。
就这样,一路到了汝州,此时洛阳便近在眼前了。
因为冬日日短,赶着天色还没暗淡,一行人就落脚到了州城了,并不贪图那点儿程途。
杨段瞧着汝州州城城池雄壮,人员凑集,又听人说这边是没有宵禁的,晚间有夜市可看。便对杨盎道:“这一路来,娇娇格外懂事,未有多踏一步路。几次投宿城中,看她都想去逛看一番,最后也没去如今洛阳也近了,都是京都左近,想来不妨事,你带着她去瞧瞧夜市,这也是没见过的。”
播州商业不发达,遵义城也是没有夜市的。成都那边倒是发达,可为了治安等原因,成都也实行宵禁,没有夜市。所以杨宜君长大这么大,确实没见过夜市。
杨盎领了父亲这话,当下便去找杨宜君,说明了这事儿,杨宜君立刻满脸喜色。叫了平儿:“平儿姐姐,与我梳个头,要出门去了!”
平儿问:“娘子梳什么头?”
“最便宜的,梳个椎髻就是了,到时候好戴帷帽!”杨宜君只想快点儿出去逛夜市,哪里还在意梳什么发髻呢。
平儿迅速打散了她的头发,三两下便绾了一个椎髻出来。尔后一边给杨宜君加罩衣,一边叫晴雯:“晴雯,将娘子那顶帷幕短些的帷帽寻来!”
晴雯应了一声,不一会儿捧出了一顶竹笠为顶,四周垂下白罗,长度只到肩膀的帷帽。杨宜君戴上帷帽,抽紧了帽带,便与杨盎出门去了。
随行的除了杨盎的小厮,杨宜君身边最为稳重的平儿,再就是四名家丁了——此次出播,杨段只留了最为心腹,也最有能力的八名家丁,一路上护卫着。杨宜君和杨盎出门,一气就让四个家丁跟随,也是怕出意外。
杨盎也很细心,出门之后带着杨宜君玩归玩,却从不往特别僻静的地方钻,也不往那些人挤人的地方走。只在几条比较宽阔的大街上走走看看,看看这城里的买卖,还看看沿街的把式之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