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利弊失衡(2/3)
起来的,在项目管理上,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没有其二。
灵敏的思维和做管理的天资使范思瑾在管理及经营上悟化出独到见解和构想,曾被梁董事长所赏识,加之他撰文的不俗,更被领导认可,每次他在年终求职提出的观点,常被用于企业年初工作报告中,毕竟他做了多年文字综合工作,写个东西落笔成章,简如信手掂来一般。
从改制后的表象来看,企业产值提高了,放大了,不再为每月支付工资犯愁了,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开始显现,范思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受职位所限,他又能奈何。
而”达成”致命的命门是坚持实行项目挂靠,利用资质优势巧取所得,短时看不劳而获,其实代价不小,十多年以来,频频项目管理失控,导致”翻船”原由,大体如下若干:以包代管、管理缺失、管理失控、管理不到位、弃管等,出了事,追责到企业,官司缠身、累累败诉、纠纷不断,致遭受巨额损失,名誉受损。
由于经营事故多发,改制近二十年,企业仍为生存而频于奔命,年年处于亏空边缘,更未积聚盈余资本,不能形成有效资本运营,自主竞争乏力,甚至不敢拿实力说话,果敢竞争。
这就是经营机制上的弊端导致企业痛失最佳飞跃发展期,二十多年来股东无一分红利发放,股份形同虚股,所有者权益不过形式而已。
早期曾也大举拓展外埠经营战略,立意超前,举措滞后,有了项目,派一监管人员便可,而被派人员大都是闲散人员,管理经验匮乏且个人工作能力欠缺,因此在外埠的项目等同于散放的羊,践踏了正常的管理规则,肆无忌惮地自行运营,到头来出现了严重纰漏,直至不可收拾。
经营策略是好的,也具有前瞻性,但是就是未操作到位,一连的出事、一连的败诉、一连的赔偿、一连同样错误再犯,掏空了企业原本不多的积累,出现了拆东墙补西墙的不堪局面,艰难度日,回天乏力。
挂靠本是一把双刃剑,明小利而藏大弊,稍有不慎,则导致重大经营不安全事故,不但遭了损失,还坏了名声,更容易给企业蒙上不良记录,有标不能投,或失去投标机会,无形损失无以计数。
这些年范思瑾就是工作在这样一个企业,好在还能支付工资,即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