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撤销网店(1/4)
入秋后的农村,庄稼大都收割完了,草黄了,树叶也落了,到处一片苍凉,村外扣了几处塑料大棚,种植了高产草莓作为村里的经济作物。仓院上退完玉米棒子堆放着,上覆盖一层白雪,像是高矮相连的山丘,令人瞎想。
丰收村算是牡丹江的一个近郊农村,四处环山,山的怀抱里,一条宽敞的柏油路直通村腹地,前些年,道路狭窄,因三道关是市重点旅游景点,该村是必经之路,由此修建了专通景点的公路。不凑巧,只有姑父的四姐在家,说明来意,希望他们留意并帮着搭个着租房,闲聊一会儿,没打算留下吃饭,他们就走了。
作为实验性种植,无需场地很大,够种几样就行,以摸索经验为主,当天下午,赵生甲姑父范思瑾来电话,说那个农户同意出租,他四姐夫让他们过去看看院子,于是赵生甲二度与范思瑾去丰收村。
这家住户与范思瑾四姐家大门外几步之遥,大门没上锁,推开进入院中,院落二百平方,有仓房、鸡窝和狗窝,水源为自来水,院子入口宽敞,轿车可直接进入,两间房,去年刚装修过,租金一年一千,当即赵生甲决定租了,待房主腾出屋子便可办理承租。
“姑父,”赵生甲说,“我有意做有机蔬菜种植,这个设想你看有发展前景吗?”
“依我之见,”范思瑾说,“你的定位很有眼光,现在人们注重养生,毕竟生活富裕了,为了健康,当然愿意吃没有污染的东西,吃菜自然也要吃对身体好的,发展有机蔬菜是个大方向,弄好了,这个买卖也会持久,姑父赞同你的想法。”
“我想把这个蔬菜种植长期做下去,”赵生甲说,“应该说,赔是不会赔,关键是我得会种,种好了才能成钱,这对我是个不小的挑战,从不会做起,功夫不负有心人,路总是要人走出来的。”
“世上无难事,”范思瑾勉励说,“路虽远,行则必至。我对你有信心,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说话,我会尽己所能的。”
“姑父,有你这句话,我就心满意足了,”赵生甲说,“国家讲五年计划,我的这个计划也是终生的,坚持做一件事,必然有结果。”
“我看行,”范思瑾肯定地说,“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事也做不成,有个院士叫什么来着,她就研究出来生物疫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