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网店卖鞋(2/4)
是,危机无时不在,有时躲过初一,不一定能躲过初五,最近就传来代销诉讼案件曝光,他所经营的这个网店也非专供代理卖家,这个擦边球能玩到多久还是未知数,忐忑时时困扰着他,虽不曾提心吊胆,也是心惊肉跳的。
“爸,”赵生甲对父亲说,“这个鞋卖一天是一天,我感觉不会长久,毕竟我们做的不是正规的代理商,等于是我们在做违规的事。”
“儿子,”赵生甲爸爸说,“咱不偷不抢,也没宣称是某某代理商,我们就是卖的牌子鞋,至于是仿制还是冒牌,又不是我们生产的,有人要,价格还便宜,说明买家也知道其中的玄机,心照不宣而已,不让买了再说。”
“好在不是本国的牌子,多少可以掩人耳目,”赵生甲说,“韩国供货商家也没有提示需隐晦什么的,暂时正常走着,有了情况,大不了不卖了。”
“咱诚信做人,”赵生甲父亲说,“一分钱一分货,买咱鞋的人图的就是货真价实,有需求就有市场,鞋这个东西,都是穿在脚上的,样子都差不多,雷同也正常,总不能把鞋做成手套样吧。”
赵生甲的担忧也是不必要的,申请注册时也是提供的真实材料,未做任何隐瞒,平台通过了,就意味着符合上架条件,他尽管卖就是了。至于是否侵犯知识产权,另当别论。特供许可不是网络平台管的事,是出品商和代销商之间的约定。
经过同类商品比对,他经销的鞋品系真货,不存在出手造假商品之嫌,他就是接货卖货的中间商,卖后分成,算是供货商多了一个线上地区分销商而已,因为没有门店,所以无以确认专卖实体店。
不到一个月,他的网店已小有名气,各地卖家都有,效益也逐步向好,剩余利润也多了起来。一个月为例,平均日收入达三百元,全年淡旺均摊,到手十万无悬念。说话间,临近年末,赵生甲盘算着新一年的计划,冥思苦想几日,也没想好该怎么做会赚更多的钱,除了工作时不想别的,剩余时间他脑子里想的就是钱。
一天赵生甲去超市,蔬菜架的价格让他有了思考,同样的蔬菜品种,不一样的价格,区别是有机无机。回到家上网一查,弄明白有机的确切含义,作为商品,不一定天天买,而作为餐桌上的食品,粮食、蔬菜、副食、如肉鱼海鲜等,是维持生命必须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