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网店卖鞋(1/4)
当贫穷的烙印镌刻在心间,无论你走到哪里,它都会在你头脑清醒时对你说话,穷可以改变,而改变的方式有千千种。赵生甲做起了网店,一双鞋从二十到一百不等汲取流通价值,对于他来说,这已经太实惠了。
记得第一笔钱流入他的钱袋,他情不自禁地和下网抓鱼作了比较,虽然在他都是无本买卖,一个靠辛苦,一个靠技术,而在潜力空间方面,显然是后者更具有竞争力。随着节日的变换,到了冬天,再用网网鱼就不行了,网店卖鞋则不然,时间越久,生意会越好,老店效应就是时间的产物。
所谓头一桶金该不该算上他首次出手河鱼的收入,赵生甲有他的看法,现在做的事,虽也算是赚取了一点外快,都不是未来财富聚集的初始叠加,要看致富定位的平衡点的稳固性在哪里,小打小闹就是在试水,绝对够不成发大财的称谓。
做个兼职商人也上瘾,有钱赚,人就有期盼,现在是经济社会,没听谁说怕钱多的,不遗余力赚钱,无意义中成为多数人的一个信念,赵生甲渴望他的业余买卖日新月异,购者与日俱增,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他的网店开成畅销店,那时钱也就如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了。
他网售的鞋几乎都是韩国知名品牌,国人多以年轻人购买,价格相比实体店便宜许多,购买者既满足了虚荣心,又买到了货真价实的真品,可谓两不吃亏。因为货都是从韩国专供,不存在造假销售问题,尽管仅上架几天,也有了一定信誉,不满意随时退货,让购买者很是信服和认可,人人相传,知名者多了起来。
面对见效的网卖收益,赵生甲深刻意识到穷不是资本,靠别人也是改变不了自己的,穷则思变的道理诠释得再贴切不过了,他不赞成钱是身外之物的论点,有钱人说了不犯毛病,一贫如洗的人说了,就是虚伪。他也听说搞建筑的,干之前是有钱人,干了后,老板还是老板,说不定转身变成穷光蛋老板了。这个社会就是如此残酷,眼泪只能证明你无能。
好好经营一件事,付出辛苦是必须的,赵生甲不苛求一夜暴富,他要把这件代销网店开成他积累财富的探路石,摸索着前行,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个生意能做得久,竞争趋势下,能不被吃掉都很难了,做大就更是痴人说梦,走一步看一步吧。
更让赵生甲清楚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