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别跟他废话(1/3)
“兄弟,”已经陷入绝望的混混的头头,仗着在南方打了几年工,也算是见多识广,稳定了一下情绪,对梅志超说道:“我看你这样子,很像是高干子弟。
今天你的朋友把我的兄弟伤成这个样子,这事要是被你父母知道了,恐怕不好吧?
再说了,我们都是农村人,没什么文化,真要是闹起来,我们全村的人都到县里、市里甚至是省城去闹,恐怕对你父母都不利吧?”
话说回来,这货还是有一点眼力劲的。
在场年纪最大的,最先动手的是曹玲。
动起手来吓人的是薛欣怡,甚至连施彪到现在才把铁棍放下来拿在手里,只有梅志超手无寸铁,一声不吭,他却认定梅志超是这几个人中的头,说话算数,所以直接跟梅志超讨价还价。
梅志超面无表情地反问道:“听完你这番话,觉得你是个思维清晰,而且还特别懂道理,居然知道假如我做了什么违法的事情,还能够影响我当大干部的父母。
既然如此,你纠集一伙人在这里拦路设卡,强行索要过往车辆司机的钱财,甚至以扣押货物威胁。
动不动一二十个人围上来,甚至威胁到司机的生命安全。
咱们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革命时期可是有着光荣的传统,建国以后也是勤奋朴实,任劳任怨。
难道你就没有想过你的这种做法,是给我们当地的政府和老百姓脸上抹黑吗?”
混混的头头强词夺理道:“这就叫穷则思变。同在一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富得流油,有的人穷的揭不开锅?
这里来来往往的车辆很多,我们从来不拦截国营厂家的车辆,一般拦的都是私人和外资企业的,他们赚了那么多钱,出点血,扶贫也是应该的。”
梅志超微微一笑:“那我倒想问问你,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有的人富得流油,为什么有的人穷的揭不开锅?
过去我们这里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虽然国家财政每年都给我们大量补贴,我们依然无法脱贫,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近年来,随着南方特区的建设逐步成功,我们这里的交通和信息,乃至于生存环境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许多濒临倒闭的国营企业开始复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