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折多山之旅(3/5)
议,初入高山者如需进4000以上高原时,一般应在2500~3000处停留2~3天,然后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600~900。到达高原后,头两天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避免重体力活动,轻度活动可促使习服。避免寒冷防冻,注意保温,主张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避免烟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保证供给充分液体。上山前使用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复方党参,舒必利等药对预防和减轻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可能有效。有器质性疾病、严重神经衰弱或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宜进入高原地区”。
万一发现有同伴得了高原反应症状该怎么办呢?这时候随队医生李伟给大家讲解了一下治疗的方法和方案。
而且李伟告诉大家,基本的药物车队里面自己是随身携带的,大家请放心。如果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我们可以随队去附近的县医院治疗。
下面就是李伟告诉大家的治疗方法:
1急性高原反应
(1)休息 一旦考虑急性高原反应,症状未改善前,应终止攀登,卧床休息和补充液体。轻症者可不予处理,一般经适应1~2周症状自行消失。
(2)氧疗 经鼻管或面罩吸氧(1~2l/)后,几乎全部病例症状缓解。
(3)药物治疗 头痛者应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普鲁氯哌嗪;恶心呕吐时,肌注丙氯拉嗪(或甲哌氯丙嗪);反应较重者酌情选用镇痛、镇静、止吐等药物对症治疗,如去痛片、地西泮、甲氧氯普胺等。头痛及呕吐还可用“氨扑苯”及“消呕宁”,后者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而对其他区域无抑制作用。严重病例,口服地塞米松或地塞米松和乙酰唑胺联合应用。
(4)宜地治疗 症状不缓解甚至恶化者,应尽快将患者转送到海拔较低的地区,即使海拔高度下降300,症状也会明显改善
2 慢性高原反应
(1)宜地治疗 在可能情况下,应转送到海平面地区居住。
(2)氧疗 重症者夜间给予低流量吸氧(1~2l/)能缓解症状。可予间断或持续吸氧,不主张长时间吸氧,因有碍机体对低氧环境习服。必要时可用轻缓利尿剂如醋氮酰胺或用氨茶碱口服等治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