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等待回国的日子(3/5)
对孩子们在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这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要。
谁说中国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死记硬背课文?中国的教师也教育孩子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要不是老师从小给他们讲这些生活常识,孩子怎么知道在火灾面前进行自救?怎么知道用棉被堵住大门不让浓烟进来?
我们不要总是羡慕国外如何如何好,要时时刻刻发现和观察中国在各方面的努力。
当也门、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发生内乱时,中国政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本国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第一时间把本国公民接回祖国。这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亚敏从自己的小家,想到了国家层面,她的脑海中充满了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但是也不能否认人家外国的好。有一点令人感动的是樊博的两个教授共同商量,把樊博的奖学金再给延长半年。这样使得他可以轻轻松松地在澳洲呆到开完毕业典礼再回国。否则,就要从二月份一毕业,所有在澳洲的费用就都应该由自己支付。
所以这毕业后的半年期间,樊博没有资金的压力,也确实干了很多的事情,还是很忙的。
他忙的根本没有闲空与亚敏聊天,只有在吃饭到时候,在饭桌上聊几句。他说:“数学大部分是被别的学科牵着走,哪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都应该在实践中应用。我不愿意被物理、化学牵着走,愿意随着自己的感觉走,老师说,数学都是被最原始的数字带着走的,但是我不赞成这一观点,不知道以后谁的观点正确。”
“原始的东西总是被拿出来提问,人类没有办法解决,人们总是研究,但是总会走入死胡同,人们希望用复杂的东西来解答出这个问题”。每每听到儿子讲对数学研究,就好像是进入了迷宫一样,虽说好多专业术语让人听不懂,但是亚敏却感觉到数学真是一门伟大的学科,真深奥。
亚敏总有一种预感,此时不能说,她觉得这种预感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实现。因为她每次跟儿子聊天时,经常是聊到一半他就说,不聊了,我现在灵感来了。他说他无论吃饭还是做什么事,脑子里想的都是数学,有时候一道题解不出来,就放一放,但是脑子不会停下来思考,边干事边想着这道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来灵感。所以当他一说来灵感了的时候,亚敏也马上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