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往事(2/4)
叶咏瑜沉默了一会,才解释:“平山书院据说是大崇王朝第一任国师创办的,每三年会向崇朝招收一批学生,三年后再把学生送回来。”
“原本世家子女是不用去的,但是萧武帝的遗诏里规定了皇族每三年都要送一个后代过去。而且国师府送出的学生都是平民,所以景都的世家门阀们为了向圣上表忠,也会把家族中的子女送过去。”
叶昭瑜心里想,既然是去书院,那就是去读书了,这不是很好的事吗?
叶咏瑜看着叶昭瑜懵懂的样子,有些着急:“但是,但是他们终归是要回来的啊。”
叶昭瑜眨眨眼:“然后呢?”
叶咏瑜狠狠心道:“回来后的世家小姐那都是要进道观,削发为尼,为国运祈福的。”
“男子呢?”
“男子?男子自然还是正常读书参加科考或习武入仕啊。”叶咏瑜诧异地看着小小的叶昭瑜,不明白她怎么会问出这种问题。
“不过那些男子虽然是在平山书院呆了三年,回来也说是读了书。但他们似乎并不十分用功,也没有增长多少才学。而且刚回来的时候常常迷迷糊糊,记不得事情,要过上几年才能恢复过来呢。有人说可能是被吸了精气。”叶咏瑜想起了白花花的银钱打听回来的小道消息。
叶昭瑜一下就明白了,叶家现有的公子中,要么已经15,16了,预备科考,要么才两三岁,牙牙学语。
女孩子中,杜氏嫡女叶池瑜10岁,四小姐叶咏瑜9岁,五小姐叶眠瑜和叶昭瑜同龄,只有叶咏瑜一个庶女。
他们这一支想要袭爵,便急着向圣上表忠。只是男孩舍不得送,毕竟前后一算要浪费至少五六年的时间,便只能送女孩了。
老侯夫人还在时,他们不敢打叶昭瑜主意,就定了叶咏瑜。
老侯夫人走了,叶昭瑜的存在便碍了人家的眼。
更何况闽南老家的那群人也不安分,还想靠着叶昭瑜把杜氏一群人从这场家产大战中踢出去。一不做二不休,杜氏便索性直接把人送到他们找不到的地方去,三年后就算回来也是进道观,直接一劳永逸。
再加上杜氏和二房的夫人关系并不好,叶咏瑜是二房的庶女,亲身姨娘极为得宠,所谓敌人的敌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