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祖师爷(4/6)
景德元年,当真宗皇帝在汴梁城里用朱砂笔描摹阵图时,辽军的铁蹄已经踏破了潼关。
前线急报像雪片般飞来,而所谓的官家天子还在纠结“左翼弩手该前进三步还是五步”。
等圣旨送到时,将士们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这套制度就像个精致的机关锁,赵匡胤亲手打造的每个齿轮都严丝合缝。可传到他孙子手里时,锁芯已经生了锈。
等到女真人的撞城锤砸到开封城门时,大宋的将军们还在等枢密院盖印的调兵文书——那文书上的朱砂印泥,红得像靖康年的血。
这样的制度和行动的要求太高了,后边的继任者一但有一人的能力某一方面出现不足,那么这套系统就容易玩崩。
“但这套指挥系统”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动什么。
格琳娜没有专门系统性地学习过指挥作战,但这些年见过的血与火,早已在她脑海中刻下最真实的战场图景。
这套指挥方式确实有它的优点——全息投影上那些精确到每个小队的箭头标记就是明证。
格琳娜能想象到,这样的部署可以确保总指挥对基层如臂使指,就像精准操控自己的手指一样简单。
对统治者而言,这无疑是掌控军队最牢固的缰绳。
但她的目光扫过那些被严格限制的将领权限区域,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淡化了高层军官的影响力,甚至像用手术刀精准切断了将领与士兵之间的血脉联系。
那些红色的限制框线,在暮色中看起来像极了禁锢猛兽的牢笼。
格琳娜的视线悄悄移向站在沙盘另一侧的陈树生。夕阳的余晖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也照亮了他战术服上那些未干的雨水痕迹。在她的认知里,陈树生现在差不多就是这样的状态——既是掌控全局的棋手,又是束缚将领的锁链。
她不得不承认,尽管陈树生这混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可每次都能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就像此刻沙盘上那些精确到令人发指的部署,每个标记都闪烁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光芒。
格琳娜张了张嘴,却又把话咽了回去。她不是不想提出意见,但除了不知如何开口之外战术手套下的手指微微蜷缩,掌心渗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