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祖师爷(3/6)
知道怎么驯狼吗?得先打断它的腿骨,再教会它用膝盖走路。”
这便是皇权,这便是统治者锁需要感受到的权力。
在他精心设计的制度牢笼里,再凶猛的武将也只能变成温顺的看门犬。
那些曾经在五代时期随意废立天子的骄兵悍将,到了宋朝都成了只会机械执行命令的提线木偶。
不过历史总是充满讽刺。
赵匡胤恐怕不会想到,三百年后他的子孙会被蒙古铁骑逼到崖山跳海。
那些被严格束缚的宋军将领,在面对灵活机动的敌军时,连最基本的临机应变都显得手足无措。
蒙古人的箭雨笼罩海面时,某个宋军参将还在颤抖着展开泛黄的阵图。
咸涩的海风里,那些朱砂绘制的线条——原来都是捆仙索的纹样,缠绕着这个帝国三百年的魂魄。
而在更深的浪涛之下,陈桥驿那件被撕碎的黄袍,正随着水草轻轻摇曳。
就像他当年陈桥兵变时撕碎的忠义信条一样,过度防范武将的代价,最终还是要由整个王朝来偿还。
这套制度就像一把双刃剑,寒光闪闪地悬在帝国的头顶。
对坐在龙椅上的那位来说,确实睡得安稳——前线将领的调兵权被枢密院锁在檀木匣里,监军太监的眼睛比鹰隼还尖,连营中埋锅造饭的炊烟都要按规制飘向固定方位。
军权这头猛兽,终于被套上了精钢打造的笼头。
可这笼头的钥匙,偏偏要皇帝亲自攥着。
赵匡胤耍得转,这位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开国之君,当年一根盘龙棍能横扫千军。记得那年在滁州城下,他单人独骑冲阵,生生把南唐的“铁鹞子”重骑兵撕开道口子,血染的征袍能拧出半盆血水来。
契丹人听到“赵点检”的名号,连打草谷都要绕开河北三镇。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不是每个皇帝都叫赵匡胤。
后来的官家们,生在深宫妇人之手,读的是圣贤书,摸的是象牙笏。
他们批阅阵图时连“车悬阵”和”雁行阵”都分不清,却要对着千里之外的战局指手画脚。
就像让个绣花姑娘去驯烈马,不被摔得鼻青脸肿才怪。
最讽刺的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