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芸芸众生(2)(4/4)
意大明之后的路,究竟该怎么走。
“现在咱们大明,变化很大。”
赵志伟缓步走着,环视众人,正色道:“此次的廷议,在本王看来,不能是明确各项章程的廷议。
它更像是一个研讨会。
需要明确我们大明,从当初走到现在,所秉持的理念是怎样的,是保守?是开放?”
针对此次内阁召开的廷议,赵志伟有着自己的想法,许多制度章程的调整,不是一两次廷议,就能够解决的。
这其中涉及到的层次,甚至牵扯到大明法纪。
若是就这般单方面的敲定,涉及工业领域所遇到的问题,出台相应的章程,那是不负责任的。
“武王,您的意思是说,先从内阁这一层面,明确开放的理念?”陈奇瑜走上前,正色的说道。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阁这边,的确有不少地方,做的有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对某些地域的发展,是保守的。
这次召开的廷议,先将过去遇到的问题,包括那些地方做的不好的地方,都一一的陈述出来,并展开相应的廷推。
等这些问题都逐一明确下来,咱们再进行相应的探讨?”
“玉铉说对了一半。”
迎着众人的注视,赵志伟伸手道:“等这些问题逐一明确后,就需要内阁牵头,联合朝中诸多衙署,展开相对应的探讨。
不单单是工业这一层面,像金融、农业、海贸、海关等等各个层次,都必须要考虑在内,成体系的修订完善相应的章程。”
赵志伟的一番话讲出,叫在场的众人都震惊了,原本这场廷议,是为工业领域的发展,而特意展开的。
可现在这样一说,就要涉及到方方面面,那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甚至需要多长时间,都是无法评估的啊。
“武王说的这些,朕觉得没有错。”
天启皇帝此时开口道:“在该快的地方,国朝要快,但是该慢的地方,就要慢下来,毕竟一个决断,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评估的。
这件事情,内阁必须要重视起来。”
此时此刻,天启皇帝才算真正明白,此前赵志伟所讲的那些话,究竟是暗藏着怎样的深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