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传承(1/7)
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朱崇文便与往常一样来到了院中练拳。
朱崇文一式一式的演练着朱家拳法,节奏缓慢而有力。
朱家拳首重气势,讲究力未出,劲先到,一往无前,绝不后退,是极为刚猛的拳法。由朱崇文施展起来那更是如同金刚怒目,罗汉降魔。
只见他转身简单的一拳击出,拳头虽未碰到树枝,但凌厉拳风却将无数枯干的黄叶击落在地。
朱崇文的拳法已入化境,与人交手的经验更是无人可比,可他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虚弱。
返老还童是人间虚妄,朱崇文自然也明白生老病死的道理。
一通拳打完,朱崇文弯腰捡起一片枯叶,口中不禁喃喃道:“秋天了。”
秋天了,这就意味着朱崇文离登上擂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院中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一个青年正拿着扫帚清扫着院中的落叶。
那不是什么下人,而是朱崇文的独子,朱家源。
朱家源昨天下午才刚刚到家,按说一到家他就该去给自己的父亲请安,可直到现在,朱家源都还没同朱崇文说过一句话。
朱家父子的关系有些特殊,不像寻常父子间“树根”与“树叶”的亲密关系,他们父子二人更像是“扫帚”与“落叶”,双方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朱家源出生时朱崇文年近四旬,儿子的诞生总算是让为传宗接代发愁了将近二十年的朱崇文松了口气。
追溯到几代之前,朱家还可以算得上是人丁兴旺。因为要选拔“朱家拳传人”的原因,老朱家的原则一直都是能娶就娶,能生就生,尽量多几个选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家一切都向这个看齐,子女只要是健康的,个个都得学拳。平日里朱家的吃穿用度全靠祖上积累的财富。
就这样,“河北第一拳”的荣耀倒是被朱家守住了,但“坐吃山空”的行为也让朱家逐渐衰落,变得人丁凋零。
老来得子的朱崇文在朱家源小时候一直对这个儿子倍加宠爱。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深知练拳辛苦非凡的朱崇文哪里舍得让自己儿子小小的年纪就承受这些痛苦。
他本想等儿子大一点再教他练拳,谁知朱家源懂事后对练拳极为抵触,任凭朱崇文使遍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