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战起(3/3)
出来就该投奔荆州来了。
不过不得不说周瑜将曹操的心思揣摩透了,借故将黄盖一顿毒打,这一通打却是实实在在的,险些将老将军打成残疾。
这伤做不得假,随着细作将消息传回,曹操也开始生疑了,难不成这黄盖还是真的要降了?
而后续细作的探报似乎也都在证实这消息的真实性。
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引得诸多老臣不满,随后大力提拔年轻将领与文士,诸多江东老臣自孙权继位以来大部分都被削夺了权力。
而孙策的遗孀乔氏也下落不明,只留下幼子在老家柴桑独居,要说江东老臣有所不满,那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之事了。
至此看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用兵作战,最为重要的便是情报。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曹操这个级别的兵家,依然避免不了信息不对等带来的隐患。
第一,关于连环船,他只考虑到了风向问题,却没有考虑到水势问题,这是地理知识的局限性,若是统领水军的主帅换成熟悉长江水情的文聘或许就会避免这一场失利。
第二,关键情报的误导,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虽说两人演的精彩,不过若是没有江东自孙权继位以来的动作,这也不过是个无用之功,只有真实的情报才最终使得曹操产生了误判。
第三,战斗发起的主动权,在曹操决定相信黄盖投降这件事的那一刻起,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实际上便易主了,战斗发起的时间是江东定的,战斗发生的地点也是江东定的,曹操糊里糊涂的接受了这一切,甚至是全然无从准备,如何能胜?
第四,迁延日久,曹操率领大军进驻荆州,至此已近三年,北地士卒思乡之情日甚一日,而严重的水土不服与疫症,带来的大量伤亡,更是加剧了这种对家乡的思念,古人常说狐死首丘,连动物都是如此,何况是人呢?可以说曹操此刻心态上的转变,让他忽略了这些关键问题。
最终黄盖带兵来投的时间定在了十二月二十八,这也是历史上天下三分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