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朔州之内,再无敌寇(2/3)
地形已经完全变了,沟壑变为了土海,而鬼子却依旧在反击。
伊莉莎此次已经见怪不怪,毕竟之前经历了草原战斗,加上最近参与青蚕计划,对鬼子的秉性,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
但因为地形从沟道,变为了平地,所以,鬼子已经无险可守。
重武器早就没了,鬼子就以中队为单位,竟然使用三八大盖,冲教导旅进行反突击!
伊莉莎喊道:“他们这是要拼命了。”
魏小勇冷笑说:“拼命,也得有资本,就这几条步枪,对付国军还差不多。”
魏小勇没有下命令,教导旅已经停止冲锋,而是以营为单位,对着鬼子的一个个步兵中队,用机枪、掷弹筒和冲锋枪、手榴弹招呼。
魏小勇很满意,这些团营长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掌握了“随机应变”这个技巧。
可以这样说,教导旅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已经形成,而这就是魏小勇这个真正的第一任军事首长,为部队注入到基因里 的东西。
以前,只有鬼子扫荡,我军被动挨打,就希望能打破包围圈,可到了教导旅这里,一切都调转过来了。
鬼子成片倒下去,教导旅的重机枪和冲锋枪,数量太多了。
比如说,机步一团的步兵班,有十几个人。有两个人使用kz40这种远程半自动,其余的都是冲锋枪,而且还有机枪小组,单兵掷弹筒。
到了排一级,就有野炮和山炮了。连级配备汽车,营级的火炮口径超过70毫米。
就这样算下来,机步一团一共上万人,那有多少冲锋枪、掷弹筒、重机枪和迫击炮?
魏小勇看着鬼子的反冲锋,一次次的被打退,他们只好选择龟缩防御,但立马遭到了小口径的速射炮和掷弹筒的轰炸。
他们完了。
在日后被称为关帝庙梁大捷的战役里,教导旅几乎没有伤亡,将鬼子八个联队的步兵和一个联队的骑兵,共计25652人(我方统计),全部歼灭。
至此,朔州的所有鬼子守军,全部了账。
此战,震动了全世界,鬼子大本营不得不推迟了南下计划。
战斗是在晚上发生的,等天一亮,只见西方出现了大量的军队,穿着灰军装。
魏小勇看到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