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拉拢人心(2/3)
下说起官家为了我等草民设立了福田院,又昭告天下禁止铺张浪费,真正的为我等草民考虑,家里再也不用担心生了女孩是赔钱货了,我家小妹妹或许已经投了胎转了世,她要是知道了,也一定会念叨官家您的好!”一旁的一名稍微机灵点的内侍连忙跪下解释,那名磕头的宫女已经脱力昏过去了。
张茂则已经命人将那名宫女抬下去,赵祯瞪了眼儿子,这才一脸满意的看着这些宫人发自内心的恭维,算是小小的满足了一下虚荣心。
之后的事情,两公婆无良的将闺女儿子赶回房睡觉,要捣鼓点成人之间的话题。
“如意,你给我说说你们老家制作年糕的过程,我回头让陈六郎他们试着做做,要是成功了,再把配方交给舅舅,让他们在兴来茶餐厅里试着售卖,让整个京城的老少爷们儿,小媳妇大姑娘都尝尝江南的糕点。”赵昕在床榻上辗转多次,忽然起身冲着外间负责守夜的李如意喊道。
李如意也睡不着,躺在榻上也是翻来覆去的回忆着白天在酒肆里听到的稻米,“小的只知道家里用自家种植的糯稻制作的年糕比普通的稻米制作出来的更加粘牙,软糯相宜。”
被打开了话匣子的李如意讲了许多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倒是和自己印象当中的江南如出一辙,古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浙有他们相似的文化底蕴。
说起来,李如意两浙路明州府人士,他赵昕算起来是两浙路婺州府(金华市横店镇)人士,算得上半个老乡。
“那你给我说说,你们那边的年糕是怎么制作的?”赵昕想起以前在老家用木槌敲打年糕,他的眼角就有些湿润,以后恐怕再也见不到几个妹妹和母亲了。
“”李如意就开始自顾自的回忆着,小时候陪在爹娘身旁制作年糕的点点滴滴,两人这么一聊聊到第二天公鸡打鸣。
小孩子的精气神就是比成年人活跃,就算一夜通宵第二天依旧生龙活虎的。
说干就干,想来宫里御膳房稻米必然是不差的,就是有没有糯稻就不好说了。
他先去了趟坤宁宫的小厨房,找到陈六郎,让陈六郎以圣人的名义询问御膳房管事需求糯稻等制作年糕的材料,大概是经历了胖管事的事情后,御膳房进行了一场大清洗,现在的御膳房管事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