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直指定川寨(1/3)
“是!”张茂则深知,目前文武百官的注意力都放在吕夷简的身上,还顾不上张尧佐,但随着吕夷简的事情尘埃落定后,若是还没有下文的话,那些言官和直臣,可不是好相与的。
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赵祯的脑海中,范仲淹!
范仲淹的名字同时出现在赵昕的脑海里。
这大概是父子俩的心灵感应吧!
“范希文最近在何处?”赵祯忽然开口询问道。
“依旧在陕西路,耀州一带。”作为皇城司勾当,张茂则对赵祯偏好的官员目前的处境非常清楚,夏竦则在豪州任通判!”
“朕有问你夏竦吗?总是自以为是!”赵祯虽然嘴上这么说,心下不免点头,张茂则做事细心,懂得察言观色。
被赵祯呵斥,张茂则也不气馁,只是头更低了。
赵昕此刻所想,范仲淹这个人,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文能治国,武能杀敌,用不好,就会成为被人攻歼的对象。
庆历新政可没几年了,这是一场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没有硝烟的战斗,仅仅两年的改革,就因为赵祯的胆小怕事,胎死腹中,一种改革派,全都被贬出京。
既然自己在这个时候穿越了,自然是老天爷的意思,那自己重活一世,定然要想尽办法保住这些人!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他的脑中像放映机一样闪过,范仲淹,尹师鲁,富弼,韩琦和欧阳修等人。
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农民大量逃亡,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贫弱局面已经形成,统治危机日趋恶化。
但是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之所以只有一年半就以失败而告终,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迈的步子太大,扯到蛋了!
庆历新政失败的根本原因,关键问题还是出在范仲淹用人上,他用的那些人,多是如赵括一般纸上谈兵之辈。
就好比现在很多叫兽砖家,一会儿一个理论,一会儿一个见解,绝大多数都经不起考验,这才让保守派抓住了机会。
如今是康定二年四月初,好水川之战过去没几个月,赵昕让李如意拿来舆图,李如意在其他几名内侍的帮助下,将西北舆图展开,赵昕站在图上,辗转良久,“其他人都退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