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流民迁徙(2/4)
库空虚,官仓余粮,很难进行有效的赈济,导致在户的百姓流失非常严重。
随后曹嵩说道:“陛下,臣以为,今年各地官仓储粮充足,只需下诏让各地官员做好准备,今年应该足以应对赈济事宜!定然不会再有人饿死!”
刘宏笑了笑,随后看向其他几人,“你们呢?也这么认为吗?”
“陛下,臣以为大司农言之有理!”
“臣附议!”
看着无论是曹嵩还是其他几位官员,都是这般想法,刘宏无奈的摇了摇头,
“那诸卿有没有想过,那些流民即便是熬过了冬天,明年怎么办?他们四处流动,错过明年春耕,将会再次导致大片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曹嵩不由得出声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如今凉州,并州边境平稳,朕觉得可以将流民收拢到关西、关中三辅地区,不仅可以对那里的千里沃野进行开发,也可以大大减低其他各地流民带来的压力!”
刘宏话落,曹嵩等人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自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之后,大汉朝堂的话语权逐渐落入关东士人的手里,大部分官员也是出自关东,是以朝廷一直以来,对关西地区都不太看重。
再加上王莽时期,各地军阀和西北的不断叛乱,将关西、关中地区搞的支离破碎,使得在秦汉时期很是富庶的关中和关西地区至今仍旧是民生凋敝,荒地千里。
如今大量人口聚集于中原地区,这里有限的土地难以养活那么多的人口,所以刘宏才会将那些寒门学子派往关中、关西地区,进行整顿安置工作。
“陛下所言确有道理,如今中原地区,地寡人多,土地也大多集中在豪强地主手中,虽然眼下土地兼并之风已大为缓解,可仍有许多百姓面临无地可耕的局面,以至于抗灾能力大大降低!”
随后曹嵩继续说道:“如果真如陛下所言将关中和关西地区的千里沃野开发出来,不仅可以增加百姓的抗灾能力,也可以大大的提高国库收入!”
“只是”
话到这里,曹嵩有些犹豫的看了刘宏一眼。
看到曹嵩这幅模样,刘宏笑声说道:“大司农有话不妨直言!”
曹嵩点点头,说道:“只怕百姓故土难离,不愿迁往那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