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粮食涨价(2/3)
自己去“买”粮食了。
自己的粮食放在系统空间里,等会儿直接找个没人的地方,再悄悄拿出来就好。只是,宋长宁想去趟粮食铺子,看看里面的粮食啥价。
要是粮食收的价贵,就把那几十斤的粮食卖出去些,赚个差价也挺好。
只是可惜,自己家因为是外地来的没地,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情,自己不能几百斤、几百斤的倒卖。
但是……
要是自己还有那样的人皮面具,时限长点,假扮成外地的商人来卖。这样的买卖应该也能做的来。
……
米铺离这边远的很,整个稻香镇上,就一家米铺,所以开在中心,人流量大的地方。
米铺装修的也好,牌匾用的是上好的木料,刷了漆油,铺子内很宽敞,几个看着得有几百斤的大木桶在那摆着,里面装着的全是各类米面。
粟米、小米、大米、玉米面、黑面、面粉、高粱米、玉米碴子几样百姓常吃的,被放在大桶里,其余各类谷类,像绿豆、黄豆、江米、黑米,糯米,糙米这类老百姓不常吃的谷物,则是被放在一个大木柜子里,中间用十几个木头隔板隔开,一个方块内约莫有个二三十斤。
刚进去,宋长宁就被一个看着贼头贼脑的帮工上下打量,看着她身上破破烂烂的衣裳,眼神里是说不出来的轻视。
宋长宁微微蹙眉,又很快松开。
她来这里是办正事的,没有功夫和这个小帮工闲扯。
渣滓又何必理会呢?
宋长宁站在柜子前,发现偌大的米铺子里只有一个帮工,便开口问道:“你家的粟米多少钱一斤?”
帮工声音很淡:“五文钱一斤。”
五文?前些日子,宋长宁记着粟米的价钱是四文钱一斤,怎么没过几天,又涨价了?
宋长宁便又开口问道:“为何涨了一文钱呢?”
帮工笑了。
“咱们关内道的州县的田地都还好,可江南道那等膏腴之地,突然大旱,粮食减了不少。江南道的粮食产量,可是大武十道产出粮食总量的1/3。陇右道、剑南道与边境蛮子不断摩擦,听说边关蛮人捣乱,毁了不少田地,咱们关内道和陇右道、剑南道挨的十分近,自然也被殃及到。”
“所以现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