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大名将(2/3)
儒起义时防御得当立军功,只是一直独立统军作战的机会没有,实在是可惜。”
此时三人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他们没想到国事繁忙,日理万机的皇帝陛下能够如此关注自己,尤其是孙传庭,三人之中,他职位最低,又没有什么出彩的成绩,只是因为不满魏忠贤专政愤而辞官的,却不料皇上一语道中了自己统兵作战的想法。
“劳陛下惦念,臣等不胜惶恐。”三人齐声说道。
“朕只是想告诉几位,凡是为我大明朝殚精竭虑做出贡献的,朕不会忘,大明也不会忘,而且朕这次急召你们过来,也确实是视诸位爱卿为我大明肱股之臣,所以也希望诸位爱卿能够助朕一臂之力,一起缔造大明盛世。”
“陛下既有此雄心壮志,我等必粉身碎骨,万死不辞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这次不仅仅是孙承宗三人,嘉定伯周奎和新任锦衣卫指挥使通知骆养星也一起躬身行礼说道。
“哈哈,有卿等如此,何愁大业不成。”
崇祯先是看向了袁崇焕,说道:“元素,对辽东局势有什么看法?”
在原有的时空轨道中,袁崇焕信誓旦旦地打下包票,说五年内即可平定辽东战事,当时崇祯皇帝听后心花怒放,当即许诺如果能在五年平定辽东,即封他为侯,世袭罔替的那种!可是后面当给事中许誉卿找到袁崇焕,询问“五年平辽”的详细方略。没想到袁崇焕回答,是用这种话来安慰皇上,根本不可能五年平定辽东的。
此时袁崇焕内心悄悄打鼓,看着崇祯皇帝本来脱口而出的就是原有的“五年平辽”的壮志豪言,可是后面又想了想依照着崇祯皇帝脱口而出自己三人的过往经历,证明皇上绝不是个昏聩之主,若是大言欺君可就直接把刚刚在皇上面前建立起来的好感丧失掉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思索了下,做出了他这一生最正确的一个决定,说道:“陛下,臣不敢欺瞒陛下,不是臣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目前辽东局势逐渐糜烂,我大明卫所官兵空饷状态严重,而且军饷又经常拖欠,军士皆无拼命之心,而鞑子兵却弓马娴熟,骁勇异常,若要守住山海关,守住辽东,臣有十足的信心,但是若要平定辽东,臣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时除了孙承宗之前有在辽东作战经验外听到此言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