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460天才就该忙天才该忙的事情(3/5)
”
他边说边将筛板缺损周围的黏膜推向下方,留出缺损部位:“当然,大家以后也可以用其他地方的肌肉筋膜,比如手臂、前胸、腹肌或者脸颊。这块连带着筋膜的肌肉会混上仍然保持着温度的鱼胶,塞入缺损区。”
如此高效稳定的修补方案,又引来了一阵齐刷刷的记录声。
趁着兰德雷斯在费舍尔大腿上做切口的时间,卡维开始处理一片骨膜瓣。虽说十九世纪处理骨膜瓣并不容易,卡维也放弃了使用完整骨膜瓣的想法,改用肌肉筋膜做衬垫。但在缝合固定的时候,用骨膜瓣做缝合缘会更容易些,如果直接缝合在颅骨上还需要给骨板打洞,非常麻烦。
十分钟后,鱼胶裹着带有筋膜的肌肉组织被塞进了颅骨缺损处。
填压无误后,卡维叫来了护士再次往颅腔内灌入生理盐水,再次往橡胶管吹气。不过这次吹气绝不能像刚才那样用力,只要保证最基本的密闭就够了。
“修补还算到位,我没有发现气泡。”卡维慢慢移开长钳,然后拿来修剪好的筋膜铺在颅底,用缝合线与骨膜瓣连接,“在颅底铺好筋膜后,我们最后需要处理撕裂开的硬脑膜,这也是最后一个难点。”
[这里是现代的做法,直接剥离一整张带蒂骨膜瓣,做完全覆盖。]
在脑脊液漏中,颅底骨折是诱因,骨折导致的硬脑膜撕裂才是主因。为了防止脑脊液漏复发,防止这次手术成为无用功,就需要完全封堵住撕裂的硬脑膜。
但想要在如此狭小的位置,做好硬脑膜修补也没那么容易。
脑组织挤压已经到了极限,前方间隙也非常有限。硬膜下修补显然不行,很容易触碰到脑组织。硬膜外修补也需要考虑后方的脑组织,不能冒险进针。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脑组织压力,维持脑压板的位置成了重中之重。
这也是卡维之前不愿意把脑压板交给兰德雷斯的原因,只有自己反复尝试过的挤压位置才是最合适的位置。
“我们先做硬膜下黏连组织的分离。”卡维再次掀开硬脑膜,重新回到刚才的位置,“我们找到脑膜破裂口,用脑压板轻轻分开黏连的部分,挡在破裂口和脑组织中间.”
整个过程用去了不足3分钟的时间,算不上多慢,但黏连硬脑膜的部分只有不到1cm。当卡维的分离动作被均匀分布进了这3分钟里,在外人眼中就显得格外漫长了。
“完成.”
护士第一次拿出纱布给卡维擦去了额头的汗珠,同时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