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几何光学(1)(1/5)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纱射在被子上,让人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小考过后是要停课两天的,仆人们也不会前来叫人,直让程晋州睡到中午时分。
但在京城,程晋州只能自己从朦朦胧胧中睁开眼睛,然后看着一道道从两条纱窗缝隙中穿过的光束发愣。
“你现在去找薛家的人来我这里取信,要最快最保险的那种。”古中国的城市里,早就有简单的邮政系统,大夏朝在这方面发展的更好一些,或许是因为中央集权不够强大,交通方式更为繁复,使得许多公文投递也经由一些有政府关系的私人来进行,不过方便程度也有提高,至少在夏京这种规模的城市中,信件想要两三个小时内到达,多半得依靠专业人士。
甚至科学家们自己也是如此。
究其原因,还是知识积累的问题,当一类知识积累的足够多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分支就会自然而然的生长出来,速度也会越来越快,程晋州现在遇到的局面也是如此。
程晋州一边将主要的内容写下来,一边咬着笔杆,考虑究竟要衍生哪些内容。
从报偿和持久方面而言,程晋州希望成为爱迪生而不是爱因斯坦,后者的相对论直到21世纪才有较多的引用,而前者的白炽灯与留声机,自发明伊始,就获得了众多的赞誉。
欧氏几何与力学计量,简单的部分早都让他拿了出来,如果要发展衍生开去,程晋州倒也能做到,但那就需要他积极的调动记忆,重新演算推导,不仅过程繁琐劳心劳力,而且不一定能够很快获得星术士们认可——就像是世界上所有的研究一样,大多数具有世界意义的研究,往往并不能在开始阶段就获得世界级的赞誉,对于这些必然会改变历史,或者改变科学的问题,任何学者在初期都会抱着谨慎的态度。
“城里谁家送信送的最快?”
几何光学,似乎是个很不错的分支啊——内容简单直接,容易理解,容易使用,更是自己相当熟悉的内容,程晋州替导师给大一新生代课的时候,几何光学就讲了不下三四次。
程晋州将两个人都赶来出去,自己扯过一张纸,开始给项欣写信,同时附上一些几何光学的结果,询问她了解多少,大夏朝还不会严格的区分几何物理等等学科,而项欣既然要钻研几何学,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