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弘文馆(1)(3/4)
弊材料上,科举临近,他从来没有要用实力战胜对手的想法——天可怜见,那些寒窗苦读十数年的先生们,在挤独木桥的时候,根本就是一辆酒驾的重载卡车,没有坐出钢铁屁股的,除了期待天赋异禀之外,都得被撞下水。
相对而言,经济寒门的政治世家往往更容易在科举之路上走的更远,在中国课本中经常被用作贫困刻苦典范的范仲淹,据说在寺庙学习期间每天只煮一锅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腌菜食用,但就是这位先生,老爹却曾任宁武军节度掌书记,相当于地区司令部参谋长,若不是死的太早,范仲淹定然又是个家境优渥的高干子弟。即使母亲改嫁,他之后的科举道路,免不了仍要受老爹的影响。
程晋州能够依靠的优势中,家世肯定是重要的一环。
他的声音有些惫懒,盯着一双黑眼圈,一副压力颇大的样子。
弘文馆是属于中央一级的学校,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一并为政府学校。其中国子学须9级以上文武官员子弟才能进,太学和四门学要求12级以上官员子弟,广文馆学生主要是18级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通其学者”,而弘文馆则专收贵族子弟,一般官吏子弟不能问津。
天底下并没有那么多的好事,所以他得继续抄下去,有技巧的抄下去。
随着星术应用的日趋广泛,弘文馆最先在礼学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学星术,自然更受贵族子弟的欢迎,虽然够格进入,程父想来也运用了不少关系。
太糟糕的也要提前剔除,基本上乡试排名100以后的文章也无需考虑。人家能上榜大抵与文章整体有关,而程晋州却是准备截肢重接的。
“这里有封书信,你带在身上莫要遗失,去了之后找李敬元即可。”程允安声音低沉。如果他丢掉公职,三房在程家的地位必然一落千丈,他也要为儿子早作打算。
房门轻轻被推开。
在温室气体为地球戴套之前,空气中弥漫的寒风似乎要更浓烈一点,给人以战栗的快|感。
而在大夏朝,对出身门第更为重视,在相对公平的科举场上,其做派类似唐朝,需在“家状”(本人履历表)上填写的家庭出身直接影响到读书人的政治前途,贫家弱族几乎不可能得到靠前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