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追梦少女(4)(2/5)
点的学生而已。
这些考生不知道‘招生宣讲会’是什么也就很正常了,基本上都是学艺术的,而学艺术的家庭条件不说顶尖吧,也得是中等水平——有一些考生没学过艺术,但有考影视学院的想法,而且还进入了三试,也不太可能是没眼界的家庭出来的。
或许有,但可能性真的很低。
张舟舟也是大城市女孩儿,本来也不知道什么是‘招生宣讲会’的。她略有些得意地对同组考生说:“前两天刚看了一个纪录片《高考之后》,里面有一个农村考生高考落榜,就到处参加‘招生宣讲会’。”
这也是她兴奋起来的原因,她觉得自己算是‘亲眼’见过招生宣讲会是什么样了,也知道招生宣讲会的那些学生、家长、野鸡学校老师是怎么回事。很容易就能设计出有冲突的剧情,并演好一个出彩的角色。
至少比其他人出彩。
大家知道招生宣讲会是什么之后,心里有了底,都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些信息。不到十分钟吧,就重新聚到了一起,商量剧情。
这种影视学院招生的群戏表演,剧情一般不会很复杂,演出来就几分钟的事。也不用有翔实的剧本——没那个时间,每一组都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准备时间。也没那个必要,因为老师希望看到考生们的临场发挥。
大概确定了剧情,大约是一个招生老师,一个母亲,一个父亲,两个学生,一次招生宣讲会结束之后,母亲带着女儿,父亲带着儿子留了下来,想要咨询更多。父亲认为这种野鸡学校不靠谱,是不愿意来的,但儿子已经不想复读了,只想随便找个学校读书,然后有个出路就是。
母亲和女儿则不同,她们心底里宁愿相信这样的学校是个希望。
五个人整理了一下各自角色,两个男生很快决定了谁是父亲,谁是儿子。但包括张舟舟、程程在内的三个女生,却没那么容易决定角色。商量了一会儿,有人先退了一步选了老师的角色。最后只剩下程程和张舟舟,都想演女儿,没那么想演母亲。
其实按照剧情设计,母亲这个角色和女儿是一样重要的。但问题是,她们都是十几岁的少女,也在人生抉择的关口,对于女儿这个角色无疑更有感触从程程的角度来说,表演本身就是很有难度的事情了,要演一个农村母亲无疑是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