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地毯收购(一更)(3/5)
那王主任感觉自己被耍了一样,有些生气,但他看了看孙兴和那孔武有力的体格,还是没敢吭声。
等他们几个走了,王主任才嘀嘀咕咕地骂了起来。
傅隽蓉回到车上,跟胡杏花商量起来:“怎么样,是不是比那些私人转包的二道贩子价钱高些。”
“嗯,一尺就高五块钱了,一块地毯起码能挣个几十块的,这些二道贩子可真是没本的买卖,只要转包出去就是赚,羡慕死人。”胡杏花早就知道二道贩子能赚钱,可是没想到居然赚这么多。
她们最底层的地毯女工,要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地做上好久才能挣个一两百的,结果,这些人只要转个手就是几十块入账,上哪说理去。
这里头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国营地毯厂的地毯,又是怎么转手的呢?
是直接分流,一部分留着国内销售,一部分出口国外,还是说再找个经销商,再转一手,才能实现最终的国内国外分流销售呢?
傅隽蓉沉思了片刻:“总之,先试试能不能直接从那些接零活的女工手里收吧。对了小姨,上次你那块地毯没能交货,二道贩子有没有为难你啊?”
“当然啊,我哄他说家里着火把地毯烧没了,赔了材料钱。其实我听说,这些转包出来的零活,本来就是地毯厂计划之外的,能完成更好,完不成也没多少损失,不然的话,也不会这么轻易就敷衍过去了。”不过胡杏花又开始纳闷了,那这些计划之外的,到底是怎么多出来的呢?
是有人谎报生产计划?多出来的中饱私囊了?
还是说,本来计划就是弹性的可以变通的,多点少点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这年头还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但凡是顶着国营两个字的,多半还处于计划经济的体系之内,是不可能做到有这么多计划外的产物流出来的。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胡杏花想不明白。
傅隽蓉倒是有点眉目,无非是两个可能——第一,地毯出口价格高昂,导致行业火爆,竞争激烈,这些国营地毯厂的厂长,为了竞争,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报出比自己厂里产能更高的任务计划。
等到了实际生产的时候,产能跟不上,所以需要转包给底层打零工的地毯女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