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70章(1/12)
陈丰羽的继父是个老兵, 随苏老一起参加过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有残废津贴和特殊食品供应,买粮买肉不必排队。
知道一家今儿要来, 一早陈丰羽和妻子就拿着老人的证件买齐了待客要用的东西。
几个孩子一到, 陈父热情地招手道:“来、来,让我看看。”
说罢拿出了四个红包。
苏子瑜早年在京市时,年年都会随父亲或哥哥过来拜年, 遂按照以往惯例, 一进屋“扑通”一声就跪下了:“陈爷爷新年快乐!”
懿洋扫眼老人没有的左腿,拉着弟妹跟着跪下磕头道:“陈爷爷新年好, 祝您健康长寿。”
“好孩子, 快起来、快起来……”老人说着, 伸手来拉, 并顺势将红包塞进了他们罩衫兜里。
陈母端了杂拌儿给孩子们吃。
所谓的杂拌儿, 是京市过年待客的一种果子盒。分为两种, 一种装了花生、瓜子、榛子、柿饼、大枣, 以及炒蚕豆, 叫粗杂拌儿。另一种叫细杂拌,这个要讲究些,装的是各式果脯,如苹果、杏、桃、海棠,还有金丝蜜枣、瓜条、糖藕、青梅和山楂。
当然也有不讲究的, 瓜子、果铺什么都装了些。
俄餐里还有一种奶油杂拌儿。
陈母端出来的是盒细杂拌儿, 家里有果脯、果片,倒不怎么稀罕, 只秧宝捏了个山楂和竟革拿了个糖藕在啃。
陈小妹见此, 又拿了糖瓜和关东糖, 并一人给冲了杯果子露,这是陈母做的。
酸酸甜甜的跟饮料一样很好喝。
颜东铮、沐卉跟陈家诸人一一见过礼,掏出红包给放学回来的四个孩子。
东丰羽俩儿子,老大叫陈宏军,13岁,读五年级,老二叫陈宏建10岁,读三年级,女儿叫陈卫红,7岁,刚从幼儿园升上小学一年级。
谈学习,她跟秧宝说不到一块儿,不过小姑娘跳皮筋、丢沙包、翻花绳却是一把好手。
当下就拉了秧宝跑出家门,拿粉笔在胡同里画了格子,教秧宝跳格子,玩了会儿,又叫了几个小姐妹过来跳皮筋,教秧宝唱:“跳皮筋,我第一,马兰花开二十一 ,二五六 ……”
懿洋、子瑜跟陈丰羽的两个儿子玩不到一块儿,和他弟家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