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3/5)
尾,做事欠考虑!
“要不,还是找大伯家?”杨子木试探着问。
大哥倒无话可说,但大嫂?想着因拌桶迟借了几天给她,在李家寨子里,风言风语都有好多话从他和月娘的耳边过了,而且,孩子们折腾的搬石块换拌桶用的事,王花儿已经放出了“门牌高挂万事不求人”这话了,自己再巴巴的上赶着去求她,好像,就是自讨没趣吧。
“找王三叔吧,他应该会同意的!”杨子千想着,不伤筋动骨,不影响栽种,更不影响收入,这些人,为什么就看得这么重呢。
“也只有试试了!”杨大年,每一次,都说试,但他试的每次结果都比较成功。
这不,一听说这家人的请求,王三爽快答应了。
“杨二哥,我看你那田里的麦子长势很喜人,这样看来,你们那主意正,今年种小春时,我也跟着你们种!”事实摆在眼前,没有看到收获,现下,已经有几分后悔了!
“呵呵,可以啊,只是,千万别学我,连秧田都忘记了留!”自嘲的笑笑,对王三伸出手拉了一把很是感激。
“哈哈,那是肯定的,要不,我就把沱田留来做秧田,你明年也不用留,那么大一块田,够我们两家做了!”王三的脑子转得快,这讨好做人情的事,做起来毫不做作。
“呵呵,那敢情好!”
杨大年感叹,王三,看起来,比亲大嫂还亲。
那肯定的呀,人脑子转得快,跟着你杨二哥操,不会挨飞刀。
杨子千对饭桌上自家老爹的感叹不以为然,这人啊,一旦跟利益挂上钩,坏的也会变好。当然,前提是对方知道感恩,将别人的付出和给予当成理所当然的就是例外了。
用王三的沱田做了秧田,秧子发芽,分叉,一天天长起来了。
小麦越长越喜人,看着抽穗,泛黄,接下来,就是收获。
这一次,拌桶也派不上用场了。
老规矩,连麦杆一起割了打成捆,一挑挑的挑回坝子里。后山土里的,连着田里的,在房前的空地上,堆成了小山。
这,才叫丰收!
每挑一挑回来,杨大年心里就乐滋滋的。
搬到李家寨子以来,何曾有过如此盛况啊!
“啧啧啧,杨老二折腾一回,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