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触雷(2/3)
跟别人打电话,那模样,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上面有人。
在接下来的问话中,他也是一副不配合的样子,民警问他“特通证”是从哪里弄来的,他却说:我不跟猴子说话,我不认识猴子,我听不懂鸟语。
面对质问,司机要么猴子鸟语的胡扯,要么满不在乎地一笑了之,总之一幅你们拿我没办法的样子。
而另一边,民警也对他的车辆和特通证展开了调查。
这辆车上带的的确是可以不交停车费的“特通证”,不过这辆车却是私家车。
之后,江城市电视台、江城晚报、江城都市报都对这个事件进行了报道:“司机补交了5块钱的停车费,修理了被损坏的摄像机,还赔偿了停车场工作人员医药费。”
秦剑却对这个事件的问题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思考:
按照规定,私家车是不能使用“特通证”的,他的证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秦剑就此写了一篇言论性的文章《私家车的“特通证”是怎么来的?》。
文章在省报社会版显著位置刊发了。
江北省纪、监的领导做了批示,责成相关部门介入!
江城市府办、市纪、监多个部门组成了联合调查小组。
很快,事件水落石出。
经过调查,这辆车的特通证,是江城市检察部门一个领导以检察部门的名义开的,证是真的,但却给了市府某领导的一个亲戚的私家车。
省报社会部的热线都被市民打爆了。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谴责的、对政策漏洞进行批评的、对以权谋私、狐假虎威者进行谩骂的,对省报不畏权势和暗规则说实话、讲真话进行肯定和赞扬的……
最后,江城市不但对相关人员予以相关党、政纪处分,还取消了“特通证”。
秦剑,成为了推动政策改变的人。
后来,在与省报社会版编辑陈家和的一次谈话中,陈家和点着秦剑的头说:“小秦啊,你以为就你知道背后的这些龌龊?
是那些记者们身在体制内,很多情况下都是身不由己罢了……事情出来后,‘跑线’的记者早就被人打过招呼了,不好再去深挖!
你知道么,你这就算是触雷了。
将来希望你也能保持这份本心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