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迁都(2/9)
……
董卓大帐中,众将见到董卓还是那副阴沉的脸色,故此谁也不敢说话。
良久,董卓才说道:“如今联军势大,虎牢关必不可久守。虎牢关若破,则洛阳危矣、陛下危矣,诸位有何策?”
现在董卓话里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就是准备弃洛阳,不过这话谁也不敢开口说。等了良久,董卓不见有人说话,怒哼一声,继而望向李儒。
李儒会意,立即出言道:“儒以为主公应该迁帝回长安,才可保无虞。”
董卓听完之后自然大喜,当即笑道:“非汝言,吾实不悟。本相即回洛阳,向陛下陈说此事,而后让陛下迁往长安。”
是夜趁着月色,董卓带着李儒等西凉将领,在重兵的护卫下,连夜赶到洛阳,徐荣早早的在城门口迎接,一行人径自回丞相府,没有声张,一夜无话。
次日,董卓吩咐徐荣紧闭京师四门,聚集文武百官于朝堂商议大事,文武不敢不从,俱到。献帝也到,高坐于九龙宝座之上,不发一言。
情势危急,董卓召集公卿商议迁都,董卓率先说道:“ 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到现在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高祖建都关中,共历十一世;光武帝建都洛阳,到现在也十一世。按照《石包谶》的说法,应该迁都长安,以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百官都不敢作声。
司徒出列杨彪说:“迁都改制,是天下大事。殷代盘庚迁都毫邑,就引起殷民的怨恨。从前关中地区遭到王莽的破坏,所以光武帝改在洛阳建都,历时已久,百姓安乐。现在无缘无故地抛弃皇家宗庙与先帝的陵园,恐怕会惊动百姓,定将导致大乱。《石包谶》是一本专谈妖邪的书,怎么能相信使用!”
董卓冷冷盯着杨彪,“关中土地肥饶,所以泰国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而且陇右地区出产木材,杜陵在武帝留下的烧制陶器的窑灶,全力经营,很快就能安顿好。跟百姓怎么值得商量,如果他们在前面反对,我以大军在后驱赶,可以让他们直赴沧海。”
杨彪力争道:“不可,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动天下是很容易的,但再安天下就很困难了,愿董公考虑!”
董卓立即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