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联盟(4/9)
典雅的风韵。果然是和自家高月齐名的才女啊。
果真才貌双全,如果说高月是朵艳冠群芳的牡丹的话,那散发淡淡书卷气的蔡琰就是出水的芙蓉。
那边袁绍劝说蔡邕道:“董卓倒行逆施暴行累累,分明是没有臣心的豺狼,您要进京就是送入狼口啊,如果先生愿意可随我到河北定保先生周全。”
蔡邕摇摇头道:“起初我是有些畏惧董卓出言胁迫,而后一想,当真是他此番暴行,那陛下和汉室社稷岂不更是危险,我虽不能像你两领兵肃清奸佞,但也该回到新皇身边,以护陛下周全,为此邕万死不辞。”
袁绍曹操再劝了阵,见他态度坚决只好作罢,最后宴席弄得有些不欢而散。
随后在蔡邕的邀请下,袁熙跟着他们父女来到蔡邕在陈留的旧宅,跟他切磋文墨。
蔡邕旧宅多年未住,但陈留一些士族权贵敬重他才学人品,一直帮修护打理所以还可住宿。
蔡邕在仆人打扫完房间后,就拉着袁熙切磋交流。
蔡邕对他的新字体颇感兴趣,这时候通用的字体是隶书,也就是汉隶,相对于秦篆来说在实用性和艺术性来说,是大大的创新和提高。
但是汉隶也有其局限性,像这时候印刷术尚未普及,多数书籍和文书都要手抄,而隶书在于抄书方面却是不及后代的楷书的。
所以历史上在魏晋时期,出现了专门用来抄书的字体,也就是后世诸多楷书的鼻祖——小楷。
当然这书写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历史上这一宗师级人物就是被尊为“楷书鼻祖”的钟繇。
但是袁熙却提前了一点时间,将它面世。
要知道他上一世学的中文,不仅要搞些附庸风雅的诗词歌赋,这书法也是认真学过的。
在那时来说,他水平也不怎样,但在这时却是开创性的革新。
当下袁熙将楷书的一些运笔发力等笔法,说与蔡邕听并加以演示。
蔡琰就在旁磨墨,好奇地看着这个同龄的少年,能得父亲称赞学习的人可不多而且那么年轻,还有那些诗文也是十分精妙。还记得小时候自己还挺鄙视袁熙呢。
那是185年的夏天,袁家书堂后桃林中。
小袁熙和高月在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