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臣虏(2/5)
步履蹒跚,破破烂烂曳地的衣着确然与乡间农夫、乃至幽州黔首不同。
昔日高堂客沦落至此,实在可叹。
难不成他们便是一路从蜀地这么徒步走来的?
念及此,韩娇都不由抽了口气。
虽不见天子车架,这一行人中到底也有那么些策马前行的。但他们的模样也就比步行之人好上那么毫厘。韩娇索然无味地打量着经过城门的人马,日头渐高,七月暑气逼人,她心生归宅之意。
便在此时,她眸光骤然一顿。
两三骑并行之队中有一人着青衣戴斗笠,脸容瞧不分明。
韩娇不知怎么就看住了,不禁将麻纱帽帷分开一线,想看得更明晰。那人却已经只瞧得见一个背影。但所谓芝兰玉树,衣冠风流,大抵一个背影便足矣。
韩父这时转过来:“瞧什么这般入神?”
“阿耶,”韩娇扯住他衣袖晃了两下,“刚才过去的那青衣郎君好生俊俏。”
韩父大笑:“既是你中意,那便让那青衣郎君做娇娘夫君如何?”
韩娇只当阿耶又拿她逗趣,便没往心里去,随口笑笑地应道:“若是他愿意,我自然无不可。”
三日后,韩存用差心腹前来知会韩娇:
娇娘不日便要入主中宫。
那日的青衣郎君正是当朝圣人。
韩娇怎么都没料到与阿耶的几句玩笑话便真的定下她婚姻大事。况且,那人还是九五之尊、大梁皇帝。
见她讷讷的,府中管事的沈大娘叹息一声:“也不知小娘子这一去是福是祸。”
“何出此言?”韩娇想了想,“阿耶是救驾的大功臣,圣人总不至于害我。”
沈大娘神色莫辨。
韩娇见状不依,绕着沈大娘不放,教她多讲些国朝故事。
沈大娘本是长安人,奔寇难来的河北,辗转到了节度使府中操持家务。若有人问起她在长安操持的是什么营生,沈大娘总会长长叹息,又从头细说她那短命死在流寇刀下的举子郎君。韩娇不太信沈大娘真是什么河东大族出身,但大娘确实见闻广博,也识几个字,比韩娇那伙义兄好许多。
据沈大娘所言:当朝天子本非储君,乃先皇胞弟。先皇治下贼寇大破长安,朝廷携神策禁军奔走入蜀;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