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形势转变(2/3)
枪产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国营兵工厂,问世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却不仅装备在了捷克斯洛伐克自己的军队中,且远销海外。
中国境内,中国军队不仅大批量购买这种轻机枪,而且还仿造了很多的这种玩意儿。
全枪一米多一点儿的长度,重量大概有将近二十斤。七点九二毫米口径,弹容量20发。
虽然弹容量不大,在战场上需要实时更换弹夹,但是,有经验的老机枪手是知道怎么避开敌军的精准射击,所以,其实也不算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这款机枪的表尺射程有一千五百米,统一使用七点九二毫米口径的毛瑟步枪枪弹,这款枪弹使用还是比较广泛的,所以,也不难补充。
更为重要的是,这款机枪结构简单,枪机动作可靠,即便是在激烈的战场上,也不容易损坏,而且,维护起来比较方便。且射击精度高,一般的步兵经过简单的训练就可以熟练掌握。两个人组成一个机枪小组,可以作为班排的火力支撑点。
何远对这些装备十分的看重,一有时间就过来亲自指导观摩训练,以期通过教导班辐射整顿出更多这种部队来。
虽然没有楚云飞支援的棉衣,但是,这个冬天其实也并非是那么难过。
冬天的脚步渐渐临近,晋察冀地区的形势也逐渐变得严峻起来。
其实,从一年前的那个冬天以来,晋西北的日子就一直不好过,尤其是八路军!
日本鬼子在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策略彻底宣告失败之后,根据中国战场的特点,推出了更为切实有效的办法,实现灭亡中国的目的。
其中,在晋察冀地区,日军就推行起了‘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球笼政策。而在此之间,正太铁路就是日军施行这一措施的重要支柱之一。
沿着正太铁路线,他们先后建起了各种据点、堡垒,并且派遣重兵驻扎。用以隔绝八路军总部、太行抗日根据地及晋察冀边区的联系,达到逐个消灭的目的。并且,借此为依托,向着八路军根据地进行一波又一波的扫荡和攻击。
为了应对这种危机,八路军紧急调遣。
独立团所在的师派出了八个主力团,以及总部的一个炮兵团,对平定至榆次段铁路进行重点破击。
这一次的战役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