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 95 章(3/5)
前线保住朝廷舆论暂且安稳,还不至于有后顾之忧。在她的冷峻镇压之下,嚷嚷着“如此大败、应受死无疑”等等言论的官吏,都被许祥收入内狱。
也不刑讯,只是先关了起来,请他们吃免费的牢饭。
到董灵鹫手中的这一封,恰好是与阎荣欢部大败之情一同传递过来的书信,即郑玉衡出城前所写。
他将兵力布置调度、缘由、决策一一写清,倒是为董灵鹫吹去了眼前迷雾,大略明白前线都发生了什么,至信尾,笔锋一转,忽然道:
“既为河关五路粮草督运,如此诱饵,岂能没有文臣粮官在列?自阿力台与主帅交战以来,一应迹象,皆窥得此人狡诈非常,臣愿在三军之前,辅何统制为先,引蛇出洞……”
董灵鹫原本喝了口茶,差点让这几个字给呛到,她掩唇咳了两声,匀了匀气。
好巧不巧,小皇帝正从兵部回来,一脚刚跨进慈宁宫的门,抬眼就见到董灵鹫眸光无波地望着他。
孟诚心底一抖。
董灵鹫将手里的信交给瑞雪,让她递过去,孟诚接过来看了个大概,跟着有点冒凉气——真跟母后说得差不多,郑玉衡这人根本不受教训,这种事,他也敢做?!
孟诚刚要开口,就听见董灵鹫说:“你给的兵,倒是让他做出一番事业来了。”
这话泛着凉气,似乎是夸,但似乎又不是。
孟诚心里有点儿没底,欲言又止。
要是没有他的诏令,郑玉衡会跟很多其他粮道的督运一样,会被武臣以势逼压,在洪天关边缘的村镇上留下,并且从此运输路线也就截至到此处,可以说是按住了一切事端的开始。
但若是如此,他也就带不回什么有效信息。
董灵鹫转动着手里的珊瑚珠,沉默了片刻,又道:“无论能否大胜,乱军丛中,稍有不慎,恐怕就是殉国裹尸而还的下场……这岂不是如了皇帝的意?”
孟诚百口莫辩,从未这么期望郑玉衡别出什么事——这人胆子也太大了!
小皇帝也不曾想,胆子不大的人,哪有在他跟前把他气得无可奈何的本事?
“母后,”他连忙澄清,“儿臣绝没有要害他的意思,儿臣是为了……”
“你不必说,哀家知道。”
董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