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仪式(3/4)
。也许是他们的诚心打动了上苍,只见当空一个劈雷,紧接着瓢泼大雨就下起来了,不到一个时辰,大坑就下满了。
从此,十二个寡妇扫坑求雨的事就传开了。
直到我的小时候,但凡天干旱,各村就凑十二个寡妇扫大坑来求雨,据说当时还是挺灵的。
再后来,农村里都有了机井,不管是什么情况都可以做到旱涝保收了,这些仪式就没有了。
小时候谁家盖瓦房封了顶,都会有一个极重要的仪式:撒喜馒头。
那时候的农村普遍穷,谁家盖瓦房绝对会“艳惊四邻”,到了封顶那天(我们那时候叫“瓦好瓦了”,第一个“瓦”是动词,后一个“瓦”才是名词,是指房顶上的瓦铺好了、房子竣工了),街坊四邻不分男女老幼,都会早早聚过来等着抢喜馒头。
瓦工把最一片瓦铺好,男主人就会抱着一个用红布盖着的笆斗,笆斗内装的是用红颜色水染了红点的白面小馒头,总数好像应该是72个,其中两个馒头稍大,其他的要小。
包工头郑重接过,踏着梯子送上房顶。
——有南方的朋友说,江苏如皋还要说上梁吉利话,由大匠(木工大师傅,上梁仪式主持人)一边敲斧头,一边爬步步高(梯子),一边说吉利话:胎斧(斧头)一咔(敲)喜洋洋,主家今日建华堂,华堂修在龙口上,大家齐心来上梁。东屋住的状元郎,金玉满堂谷满仓,门口一棵凤凰树,六畜兴旺牛马壮,上一步一品当官,上二步双喜临门,上三步三阳开泰,上四步四季发财,上五步五谷丰登,上六步六六大顺,上七步七星聚汇,上八步八仙齐至,上九步九子登科,上十步十全十美!子子孙孙,富贵绵长!这个在我们那儿确实没有。
随着笆斗馒头的登场,也就到了最高潮。来抢馒头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挨近新房,有人在房前,有人在房中,也有人在房后的。各人选好有利位置,一个个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急不可待地准备抢馒头。
喜馒头送到房顶,包工头就会大声宣布:“吉时已到!点燃鞭炮,开始撒馒头!”随后就会有人点着红鞭炮。当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时,负责撒喜馒头的人骑坐在屋脊上,一边用左手扶着笆斗,用右手一把一把地抓起笆斗内的馒头,像天女散花般地撒向人群。馒头有落在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