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问鼎(3/4)
推演得出的结果对吗?”
唐宋点了点头道:“对,可是我推演出的那个结果却并非是在茅山,玄门正道的术法虽然底蕴强大,可是我却无法从这方面推测出一个正确的结果,我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瓶颈之中,直到我感觉到了后山的呼唤,我见到了那口鼎,听到了那口鼎传出来的鼎经,抛却那口鼎的神秘不谈,鼎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是重器,是宝器,传言大禹分天下为九州,铸九鼎,从那之后九鼎便是天下王朝皇权的象征,能铸鼎而且在鼎上记录的经文,必然是奇经,你别怕,我并未修炼鼎经,就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我的师祖,也就是我师父的师爷,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得道的高人,还未借鼎而解。”
——用唐宋的话来说,当时茅山关于这个鼎的研究其实已经有了一 个突破性的进展,他们一致认定这口鼎上的鼎经并不是用来给人修炼的,而是与“神”或者某种东西进行沟通的。
古老的萨满教和祝由术都有神秘的咒语,这些咒语被认为是他们可以跟鬼神进行交流沟通的话语,鼎经正是这种东西的存在。
总结来说,就是有人铸鼎,在鼎上铸上奇怪的经文,用来进行一种占卜或者祈祷的祭祀活动,这也符合鼎在古老时期的存在意义,因为古老的鼎在制造出来的时候便是沟通天地之用。
为何鼎在遭遇雷击的时候会出现诵经之声?
那是因为这场祭祀需要在雷雨天气进行。
试想一下,在雷雨天气,于山巅置一青铜古鼎,天雷击鼎之时,便可以响起独特的经文,通过经文的颂唱,祭祀之人便可以唤来所祭祀之神明,进行交流。
这是一种巧夺天工的设计。
如果说鼎经所出现的声音可以跟祭祀之神明进行交流,那么为何修炼鼎经的那些人其实就等同于一个人在用一种特殊的咒语同样进行一场祭祀和召唤,而这召唤无疑会让他们身死道消。
这说明了什么,这不是适合玄门去进行的祭祀。
打个比方来说,让一个道士去颂唱圣经,让一个牧师去弘扬佛法念叨佛号,虽然说这种比喻非常之不恰当,但是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就是这不是属于玄门的东西。
那么找出谁修炼这个功法不会身死道消暴毙而亡,是不是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