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孤山子(2/5)
,十枚刀币刚刚好!”
话罢,他将刀币丢进竹筐,却又从中抽出一枚出来放回桌上说道:
“这拿去给小石头买这粟米饼吃。顺便说一句,石槿婶子要想客似云来,除了在门口挂上我的画之外,最要紧的是要时常保持洁净。毕竟屋子里的腌海腥气的确重了些……”
丢下最后那句话,孤夜抓起竹筐脚底抹油就往外边跑,余留身后石槿站在门内破口大骂声。
从后院沿木廊来到前院,一路上看到其他房间里莺莺燕燕此起彼伏的靡靡之音,孤夜轻叹了一声唯有摇头苦笑。
一副半尺宽窄的木板画,刨除人工,光是颜料就要十枚刀币。通常像刚才石槿那样的一副,孤夜最少都要收十五枚。可这次不但没赚钱,反倒贴了一枚。
不过想起石槿婶子这个女人也是可怜,丈夫五年前东胡人来袭战死了。发下来的抚恤金也只够她将孩子生下来,孤儿寡母想要在这崩乱的年月活下去又谈何容易。所以只能自卖为妓,加入这女闾中做那皮肉生意,奈何年老色衰又不懂经营自己,最终也只能被提溜到角落里饥一顿饱一顿。这世道,谁活着都不容易。
抛开思绪,孤夜又就往城南崔家酒肆而去。他已经打听清楚了,如果想把刀币置换成金镒的话,这家老板的兑率算是相对公道的。
背着的沉重大竹筐,里面有近半是不规则形状的碎银子,其中也夹杂着些许碎金,上头却被黄澄澄的刀币覆盖着。如今的世道,带着这样一笔巨款出门所要冒的风险可是很大的。不过一路上任谁瞧见孤夜眼神中都不会存在一丝贪婪。
这可并不是说此地民风淳朴路不拾遗,而是这家伙为了今天,愣是用竹筐背石头在这城里晃荡了好几年。所以这会儿是个人都不会知道他今天背着的其实是一大筐的钱财。
一镒马蹄金,是安平城内阳鸣先生定下的入学束脩。儒家学说作为当今百家学说之首,孤夜想要走从文之路此就为首选。
十六岁是从文路的最晚限期,而儒家定下的却是十四岁。个中原由孤夜虽不知详细,但为了凑够这一镒马蹄金的束脩,他已经是掏空了所有家当,并为此省吃俭用积攒了三年。
开在主街的崔家酒肆生意依旧那么的好,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城门兵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