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4章 两篇新闻稿(2/6)
却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虽然还有一些损耗,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坎儿井大家都知道,那是古时候,北疆百姓们想出的最好的办法。
但这个办法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复制。不然老首长从带着队伍入疆开始,早就大规模修建了。
而十七师想出的方法,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了。只是,同样一件事儿,报道的主人公却不是一个人。
一条报道是来自十七师记者,他们主要是宣传师长魏长庚,下基层亲自解决问题,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且和职工们一起改造水渠,上面自然还有各种他赤脚卷着裤腿,拿着铁锹和战士们一起干活的情景。
而另一条新闻则来自基层,就是一个连队的战士投的稿子。
这个就比较全面了,这里面报道的却是叶雨泽和杨革勇,他们一直吃住在连队,连续跟战士们一起奋斗了十几天。
然后彻底解决了一团的用水问题,而且给其他团场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来这两个新闻都没有毛病,但是问题却出在这件事儿的主角上面。
一个是师长,一个是刘庆华资金的控制人叶雨泽和杨革勇。
这件事儿,如果不是有心人特意去追究,也不算什么事儿,毕竟每天新闻那么多,有几个人真的去仔细看?
都是需要时候,拿来使用一下,用来表彰,或者树立什么典型。
事情出在京城一家报纸的主编身上,这个刊物是国家级别的大刊物,主编审稿很严格。
因为他们也随时都会注意地方刊物,把一些重要的,值得宣传的事情进行报道,扩大影响。
结果,关于魏长庚的报道稿子到了他手里。
看到这个稿子,他本来很高兴,准备刊登,然后他突然想起来,还有一篇类似的稿子,他似乎看到过。
于是,他仔细查找了一下,终于翻到了那篇关于叶雨泽他们的报道。
说实话,叶雨泽的名声并不大,一个是他本身低调,再者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所以,一般人都知道战士集团,却不知道老总是谁?因为新闻里出现最多的名字,都是各集团老总的名字。
因此上,很多人都把战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